





定价:3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362999
出版日期:2014.05.01
印刷日期:2014.05.15
图书责编:刘志彬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将管理沟通理论与实践中的经典案例、情境故事、各种沟通技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注重系统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管理沟通的理论、技巧和发展趋势;构建了独特的管理沟通结构体系,突出了管理沟通的核心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和本科生特别是MBA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事管理沟通研究的人士参考使用。
郭文臣,管理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人力资源与旅游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员;曾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大连市公关协会副秘书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与沟通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省市基金课题多项,出版了《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管理》、《交际与公关礼仪》等8部著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管理沟通》自面世至今已近四载。四年对人生来说的确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每一个人来说其价值大有不同,书亦如此。四年间面世之图书无以计数,此书确如沧海一粟。但四年间这本书伴随着万余莘莘学子的圆“梦”之旅,就其价值而言,读者哪怕只有丁点记忆,足矣! 历史确有巧合!就在2010年本书面世一个月之际,我找到了“队伍”——首次参加了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全国MBA “管理沟通”教学研讨会,加入了这支富有激情、责任感和忠诚度,由全国高校MBA、EMBA主讲“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师组成的自我指导型团队。从那时起,每逢夏天都盼望着参加一年一度的“管理沟通”教学研讨盛会,与全国同行研讨、交流“管理沟通”教学与研究体会。也是从那时起,“沟通从心开始”QQ群开通,它成为全国同行即时交流的平台。四年的沟通、交流令我收获颇丰。 再版是一次再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了全国部分同行、MBA学员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案例进行了更换,增加了部分新内容,并将对全书的文字表达进一步规范。 本书的内容体系和体例比较符合MBA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也得到了部分同行的肯定,因此,本次修订予以保留;书中几十个“情境故事”和“小资料”得到了学员的好评;引导案例和讨论案例精选自国内外著名企业和MBA学员的实践,可谓“顶天立地”,具有典型性、真实性、针对性。 修订过程中,再次得到了MBA学员的支持,本书将部分学员编写的案例纳入其中。非常感谢卜鹏宇总经理,百忙之中回忆了自己创业的历程,并拨冗补充了重要内容,使案例素材更为丰实;感谢研究生李婷婷、王楠楠,她们除了协助选编部分案例外,还逐字逐句地通读全书,不放过任何一...
1.1沟通的含义及要素3
1.1.1沟通的含义3
1.1.2沟通的要素6
1.2沟通的本质7
1.3沟通的过程11
1.4沟通的类型15
1.5有效沟通的核心17
1.6管理与沟通20
1.7管理沟通及其作用23
1.8管理沟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5
1.8.1萌芽阶段25
1.8.2形成阶段26
1.8.3发展阶段26
本章小结32
参考文献32
第2章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34
2.1主体因素38
2.1.1组织形象38
2.1.2载体选择与代言人40
2.1.3领导风格41
2.1.4心理、态度与行为43
2.2客体因素44
2.2.1选择性因素44
2.2.2功能性因素45
2.2.3结构性因素45
2.3环境因素46
2.3.1噪声46
2.3.2空间距离46
2.3.3气味48
2.3.4温湿度48
2.3.5光线、色彩49
2.4无效沟通及其原因49
2.5有效沟通原则与步骤50
2.5.1有效沟通的“7C”原则51
2.5.2有效沟通的“六步”流程52
2.6有效沟通的起点——自我沟通53
2.6.1自我沟通概述53
2.6.2自我有效沟通的表征55
2.6.3自我沟通技能提升路径65
2.7有效沟通的焦点——人际沟通66
2.7.1人际沟通的本质、动机及其法则66
2.7.2人际沟通的障碍67
2.7.3人际沟通的交互作用分析68
2.7.4人际吸引71
本章小结75
参考文献75
第3章管理沟通策略与模式77
3.1管理沟通策略78
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