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6元
印次:3-5
ISBN:9787302481645
出版日期:2017.10.01
印刷日期:2023.02.01
图书责编:刘志彬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将管理沟通理论与实践中的经典案例、情境故事、各种沟通技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注重系统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管理沟通的理论、技巧和发展趋势;构建了独特的管理沟通结构体系,突出了管理沟通的核心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和本科生特别是MBA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事管理沟通研究的人士参考使用。
郭文臣,管理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负责人。 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员;大连新儒商商会顾问。曾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大连市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与沟通等;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大连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出版了《新型职业生涯的挑战与应对》、《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等10余部专著和教材,在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预测、管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 张载 韩愈的《师说》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皆是沟通。历时15年的“管理沟通”教学生涯,在享受教学相长之乐的同时,也对“沟通”敬畏有加。原因是伴随着对管理沟通理论、方法、技巧、规律等深入研究,沟通之道的深奥、沟通情境的复杂、沟通疑惑的难解,犹如高山大河横亘在面前。为师者,自知学无止境,任重而道远!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容易得多。许多基础知识、一般沟通技巧自然可以从互联网上轻易获得,但是,要想厘清管理沟通的本质、核心、策略等,在复杂的情境中做到有效沟通,破解沟通之道、沟通之境、沟通之惑,则非是互联网上能够给予的。一本书的价值不只在于它的知识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前瞻性,还在于它能否将深奥的理论简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将复杂的情境、冗长的沟通实践过程演变为富有情感的故事情节或案例,将似懂非懂、疑惑不解的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成为指导读者的行动指南。 《管理沟通》这本书不仅是15年“管理沟通”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的结晶,也是全国“管理沟通”教学同行相互倾情交流、逐步完善的成果。本次修订增加的案例都是从学员提供的素材中精选、补充编写而成,部分章节的内容也根据实际需要做了相应的修改、补充。 2014年5月本书再版之时,喜获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荣誉证书。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刘志彬主任、新疆财经大学的王斯年副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的戴强副教授和天津工业大学的周勇副教授对本书给予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全国同行们一年一度...
1.1沟通的含义及要素3
1.1.1沟通的含义3
1.1.2沟通的要素6
1.2沟通的本质7
1.3沟通的过程11
1.4沟通的类型15
1.5有效沟通的核心17
1.6管理与沟通20
1.7管理沟通及其作用23
1.8管理沟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5
1.8.1萌芽阶段25
1.8.2形成阶段26
1.8.3发展阶段26
本章小结32
参考文献32
第2章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34
2.1主体因素37
2.1.1组织形象38
2.1.2载体选择与代言人39
2.1.3领导风格40
2.1.4心理、态度与行为42
2.2客体因素43
2.2.1选择性因素43
2.2.2功能性因素44
2.2.3结构性因素44
2.3环境因素45
2.3.1噪声45
2.3.2空间距离45
2.3.3气味47
2.3.4温湿度47
2.3.5光线、色彩48
2.4无效沟通及其原因48
2.5有效沟通原则与步骤50
2.5.1有效沟通的“7C”原则50
2.5.2有效沟通的“六步”流程51
2.6有效沟通的起点——自我沟通52
2.6.1自我沟通概述52
2.6.2自我有效沟通的表征54
2.6.3自我沟通技能提升路径64
2.7有效沟通的焦点——人际沟通67
2.7.1人际沟通的本质、动机及其法则67
2.7.2人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