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77975
出版日期:2008.07.01
印刷日期:2008.06.25
图书责编:方洁
图书分类:零售
水木清华,科玄日新,STS学术领域得天时地利人和而成长。 学长中群星璀璨,新时期催人奋进。1985年成立STS研究机构,1993年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STS研究所,2000年组建了清华大学STS研究中心,2004年申报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创新基地获得批准。 目前,清华大学STS学科有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硕士点、科技哲学博士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合办核心期刊《科学学研究》。 清华大学的985一期建设中,《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共出版了8本,其中7本专著全部通过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评审并资助。 作为清华大学的985二期建设的组成部分,《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将继续致力于推出高水平STS研究成果,繁荣STS学术研究,推动STS学科发展。 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是网络时代的人类必须认真思考的基本问题。本书提出“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以回答这一问题。此理论以“虚实互动”为基本思路,认为网络世界具有“虚拟现实二重性”,指出网络问题的秘密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差异性、同一性、对立性和统一性四个基本方面,批判了“网络恶托邦”和“网络乌托邦”两种论调,最后得出“虚实和谐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一结论。
一、 研究背景1
二、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5
三、 “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的主要内容7
四、 “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的创新之处13
五、 “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的主要意义15
第二章 基本概念辨析20
一、 “网络”概念辨析20
(一) “网络”概念的词源学考察20
(二) “网络”概念的三个层次24
(三) 互联网的基本特点29
二、 “现实”概念辨析37
(一) 纷争不已的“现实”概念37
(二) “现实”概念的六个层次39
(三) “现实”与“现实性”、“真实”及其他概念42
三、 “虚拟”概念辨析45
(一) “虚拟”概念的词源学考察45
(二) “虚拟”概念的三个层次48
(三) 虚拟的形式及分类54
(四) 虚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56
第三章 网络世界的虚实二重性61
一、 “网络空间”概念的四种含义61
(一) "cyberspace”源于《神经浪游者》还是《控制论》62
(二) 威廉·吉布森的科幻空间65
(三) 迈克尔·海姆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空间66
(四)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互联网空间70
(五) 互联网空间内部的网络社会74
二、 网络空间的存在定位79
(一) 物质一元论能够解释网络空间吗80
(二) 笛卡儿的心灵物体二元论能够解释
网络空间吗81
(三) 各种“三个世界”理论能够解释网络世界吗82
(四) 用“存在的四种基本样态”理论解释网络空间87
三、 从主体、客体和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