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69915
出版日期:2011.09.01
印刷日期:2011.09.23
图书责编:王巧珍
图书分类:零售
科学说明、自然定律与因果性,这三个概念都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又彼此交错,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群。本书分别研究了说明、定律与因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论证,最终对这些问题形成了较为统一而综合的观点。本书也研究了相关的专题,如说明与还原、解释的关系等。希望对于解决说明、定律与因果这一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群起到积极作用。
1988.9-1993.7 清华大学 物理系 理学学士1993.9-1996.7 清华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哲学硕士1997.1-2001.1 香港中文大学 哲学系 哲学博士已出版专著两本,均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出版基金评审通过并资助:《相对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6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权威期刊或CSSCI期刊。译著包括:《心灵的再发现》、《斑杂的世界》、《表征与干预》等。编著有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Kings College Publication,2009)。从1996年起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作教,现为副教授。
我从事说明、定律与因果的研究,最早是从“科学说明”概念开始的。亨普尔(Carl Gustav Hempel)的科学说明模型被誉为科学概念之哲学分析的典范。但是即使是构建如此精妙的科学说明模型,仍然遇到了很多反例与困难。我对此十分好奇,开始思考这一问题。我意识到,亨普尔的模型也称为“覆盖律”模型,但是对于什么是自然定律,他本人却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而自然定律在科学哲学中也是很有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于是,我希望把科学说明与自然定律联系起来,寻找它们共同的答案。 我做这项研究,讲起来也有师承上的关系。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访问时,遇到曾任中心主任的杰拉德·马西(Gerald Massey)教授。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曾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而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时的导师何秀煌教授当年也曾在那里读书。于是我问他是否认识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他立刻说出了何秀煌教授的名字。我又惊又喜,他则很开心地解释说,何教授是他的学生。他又很自豪地加了一句: 亨普尔是他自己的博士生导师。这样推算起来,我还算是亨普尔的第三代传人呢。 “科学说明与自然定律”于2004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随后我受哈佛大学邀请,在2004-2005学年赴哈佛-燕京学社任访问学者;2005-2006学年,又受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邀请,担任了访问学者。笔者在国外专门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尤其是匹兹堡大学在科学哲学专业长期排名世界第一,大师会集,如科学说明模型的创建人亨普尔、因果机制模型的提出者萨尔蒙(Wesley Salmon) 以及物理学哲学大家、其他情况均同定律的最重要反对者厄...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亨普尔及其贡献2
第三节 科学说明模型4
第四节 科学说明模型的问题11
第二章 科学说明六十年17
第一节 范弗拉森: 科学说明的语用学17
第二节 萨尔蒙: 因果性与说明20
第三节 说明: 全局与局部23
第四节 科学说明的DNP模型25
第五节 小结28
第三章 自然定律的本质30
第一节 休谟的“因果”定义31
第二节 规则性进路32
第三节 规则性进路的问题34
第四节 必然性进路35
第五节 必然性进路的问题37
第六节 其他的可能方案38
第七节 小结41
第四章 科学说明的观念与自然定律的进路44
第一节 背景介绍44
第二节 说明语用学与没有定律45
第三节 统一性进路与MRL观点46
第四节 模态观与必然性进路48
第五节 本体观、因果与定律49
第六节 演绎论与定律51
第七节 说明影像论与定律51
第八节 小结53
第五章 因果机制与定律说明55
第一节 萨尔蒙: 因果与说明55
第二节 记号传递57
第三节 单一因果59
第四节 因果与定律60
第五节 本体与认识61
第六节 定律、因果与说明的关系初探63
第六章 有没有其他情况均同定律65
第一节 CP定律的兴起65
第二节 ERS对CP定律的反驳66
第三节 可消去性69
第四节 不可检验性71
第五节 展开式微分方程与依附性74
第六节 总结与尾声76
第七章 说明与还原79
第一节 语言还原79
第二节 微观还原81
第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