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资源下载\课件下载处含有本书的电子课件。客服电话:010-62792097-201

作者:张 荣、夏云才、毛 银、潘 丽

丛书名:高职高专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规划教材

定价:4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483601

出版日期:2018.01.01

印刷日期:2020.10.10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以专业课程和岗位中常用的机械结构为载体,以公差配合的识读和选用为主线,贯彻既完整全面又简洁实用的思想设置工作项目,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本书总共设置五个工作项目,分别为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及其检测、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常用连接件的公差配合及其检测。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机电技术等近机类的专业人员参考。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基于“全面提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来完成的。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械大类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需求,整体设计中变知识学科为职业能力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训练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同时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了新的公差配合国家标准,并在教材中贯彻执行。(2) 整体结构与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并使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3) 教材中的训练与实践内容较为充实,题型多、角度新、知识面覆盖广且技能训练方面有一定的余量,为教师选择及学生训练提供了方便。

前 言   本书是基于“全面提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来完成的。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械大类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需求,整体设计中变知识学科为职业能力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训练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同时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了新的公差配合国家标准,并在教材中贯彻执行。   (2) 整体结构与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并使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   (3) 教材中的训练与实践内容较为充实,题型多、角度新、知识面覆盖广且技能训练方面有一定的余量,为教师选择及学生训练提供了方便。   本书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共同编写,张荣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统稿,夏云才、毛银、潘丽任副主编。全书共设置五个工作项目,其中,张荣编写绪论、项目 5,潘丽编写项目1,夏云才编写项目2、项目4,毛银编写项目3。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编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项目教学法正处于经验积累和改进过程中,本书难免存在着不足,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绪论 1

0.1  互换性概述 1

0.2  互换性生产的实现 2

0.3  本课程的特点及要求 4

项目1  光滑圆柱公差配合及其检测 5

任务1.1  光滑圆柱公差与配合的基本

概念 5

1.1.1  孔和轴的定义 5

1.1.2  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6

1.1.3  有关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

定义 8

1.1.4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0

任务1.2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

简介 14

1.2.1  配合制 14

1.2.2  标准公差系列 15

1.2.3  基本偏差系列 18

1.2.4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25

1.2.5  一般、常用和优先公差带与

配合 26

1.2.6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

公差 30

任务1.3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31

1.3.1  基准制的选择 31

1.3.2  公差等级的选择 32

1.3.3  配合种类的选择 35

项目小结 43

训练与实践 43

项目2  测量技术基础 46

任务2.1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47

2.1.1  测量基础与质量认证相关

知识 47

2.1.2  长度单位、基准和尺寸传递 49

2.1.3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51

任务2.2  测量误差 57

2.2.1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表示方法 57

2.2.2  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62

2.2.3  测量合格性判断和遵循原则 65

任务2.3  常用计量器具 67

2.3.1  游标测微类量具 67

2.3.2  螺旋测微类量具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基于“全面提升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来完成的。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械大类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课程需求,整体设计中变知识学科为职业能力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训练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同时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了新的公差配合国家标准,并在教材中贯彻执行。
(2) 整体结构与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并使教学内容适量和实用。
(3) 教材中的训练与实践内容较为充实,题型多、角度新、知识面覆盖广且技能训练方面有一定的余量,为教师选择及学生训练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