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第四版)
本教材累计销量30余万册,选用院校1千余所,四次修订,经久不衰。思政和新形态内容的加入,令第四版更契合教学需求,实用性更强。

作者:于国瑞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设计类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

定价:49.8元

印次:4-3

ISBN:9787302637219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4.12.20

图书责编:宋丹青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全书采用了全新的“粘贴、手绘和电脑绘制”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可在较短的学时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及职业高级中学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供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阅读。

于瑞国,于国瑞,吉林蛟河人,1962年出生。1987年吉林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1987—1996年吉林省外贸服装研究所服装设计师。1996—2002年吉林省教育学院职教部服装教研员。2002年至今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理论、艺术设计理论、服装品牌营销等。

第四版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那么,体现在平面构成教材的撰写当中,也应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和文化创造的活力。 自本教材第一版2007年出版以来,由于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方法的新颖性和效果的实效性,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历经三次再版,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其用于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教材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时代需要。本次修订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怎样教,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 能力? 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从多方渠道获取知识成为常态,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本教材的教学主张,也是时代发展对平面构成课程提出的更高要求。所谓“综合能力”,是指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利用信息能力等。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授业解惑”,要让学生学会已有的知识。学生是否“学会”,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会学”,并不在...

课件下载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导论  看见的不重要1

一、平面构成与构成1

二、平面构成与设计2

三、平面构成与教学3

课题一  平面构成的基本能力5

一、观察与想象5

二、分析与发现9

三、联想与创造13

四、课题训练:构成的基本能力19

课题二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36

一、形态要素——点36

二、形态要素——线41

三、形态要素——面44

四、构成的形式法则48

五、课题训练:构成的形态要素54

课题三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上)72

一、重复构成72

二、渐变构成76

三、对比构成80

四、课题训练:重复、渐变、对比构成83

课题四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下)93

一、发射构成93

二、空间构成96

三、肌理构成99

四、课题训练:发射、空间、肌理构成102

课题五  形态感觉与情感表现113

一、形态感觉表现113

二、自我情感表现116

三、设计主题表现118

四、课题训练:感觉、情感、主题表现122

参考文献139

《平面构成》累计销量30余万册,选用院校1千余所,四次修订,经久不衰。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可在较短的学时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此次修订加入思政和新形态内容,更契合教学需求,实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