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术与VHDL(第6版)
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高校教授编写;内容知识前沿,实验规范,案例丰富,解析深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作者:黄继业 潘 松 盛庆华

定价:79.8元

印次:6-3

ISBN:9787302666158

出版日期:2024.06.01

印刷日期:2025.07.01

图书责编:邓艳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EDA技术与VHDL(第6版)》系统地介绍了EDA技术和VHDL硬件描述语言,将VHDL的基础知识、编程技巧和实用方法与实际工程开发技术在Quartus/Vivado上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读者通过《EDA技术与VHDL(第6版)》的学习能迅速了解并掌握EDA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开发实用技术,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依据高校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的规律与要求,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合理编排全书内容。全书共分为7个部分:EDA技术的概述、VHDL语法知识及其实用技术、Quartus/Vivado及IP模块的详细使用方法、有限状态机设计技术、16/32位实用CPU设计技术及创新实践项目、基于ModelSim的Test Bench仿真技术、以及基于MATLAB和DSP Builder平台的EDA设计技术及大量实用系统设计示例。除个别章节外,大多数章节都安排了相应的习题和大量针对性强的实验与设计项目。书中列举的VHDL示例都经编译通过或经硬件测试通过。 本书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本、专科的EDA技术和VHDL语言基础课,推荐作为电子信息类、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类、电子对抗、仪器仪表、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和相关实验指导课的教材用书或主要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电子设计竞赛、FPGA开发应用的自学参考书。 "

"黄继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2门),多年从事EDA技术、FPGA与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作为第2完成人获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各1项,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特等一二等奖各1项,主编参编教材十余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超30项。潘松,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30多年直至退休。长期致力于“EDA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国内最早在本科教学中引入 “EDA技术”课程的课程创建者之一,也是较早把“EDA技术”教学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在国内“EDA技术”教学领域有加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盛庆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参编教材2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指导学生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奖TI杯,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十周年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前言 基于工程领域中 EDA技术的巨大实用价值,以及对 EDA教学中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极端重视,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在绝大部分章节中都安排了针对性较强的实验与设计项目,使学生对每一章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能及时通过实验得以消化和强化,并尽可能地从一开始学习就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自主设计紧密联系起来。 全书包含数十个实验及其相关的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涉及的 EDA工具软件类型较多、技术领域较宽、知识涉猎密集且针对性强,而且自主创新意识的启示性好。与书中的示例相同,所有的实验项目都通过了 EDA工具的仿真测试及 FPGA平台的硬件验证。每一个实验项目除给出详细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报告要求之外,都有 1~5个子项目或子任务。其中,第一个层次的实验是与该章某个阐述内容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并通常提供详细的且通过验证的设计源程序和实验方法。学生只需将提供的设计程序输入计算机,并按要求进行编译仿真,在实验系统上实现即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也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第二个层次的实验是要求在上一实验基础上做一些改进和发挥。第三个层次的实验通常是提出自主设计的要求和任务。第四、第五个层次的实验则是在仅给出一些提示的情况下提出自主创新性设计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时数、教学实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学生对象,布置不同层次含不同任务的实验项目。 2.注重教学选材的灵活性和完整性相结合 本教材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授课学时数十分灵活,即可长可短,应视具体的专业特点、课程定位及学习者的前期教育程度等因素而定,在 30~54...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 1章概述.................................................................................................................... 1  1.1  EDA技术 ....................................................................................................................... 1  1.2  EDA技术应用对象 ....................................................................................................... 3  1.3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 .................................................................................................... 4  1.4  EDA技术的优势 ........................................................................................................... 6  1.5面向 FPGA的开发流程 ..........................................................
1.每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排序,相应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练习拓展。2.根据新形态需求,教材配置电子资源(二维码)。3.为读者提供讲授课件。4.为了达到以德树人的教学目的,融入“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