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07331
出版日期:2015.08.01
印刷日期:2015.07.27
图书责编:薛慧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旨在创建类脑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构架。全书围绕心智模型CAM,系统地论述心智计算的理论基础。全书内容由九章构成。第1章绪论,概要介绍与心智有关的哲学问题、生物基础、计算表征等问题;第2章讨论心智模型CAM的系统结构;第3章阐述记忆机理;第4章探讨意识的机理和功能;第5章讨论视觉感知;第6章阐述运动控制;第7章讨论心理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处理;第8章探讨学习问题;第9章提出智能科学发展的路线图。 本书适合智能科学、计算机、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阅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IEEE高级会员,ACM和AAAI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博士生指导教师。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从事智能科学、主体计算、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认知科学等研究。 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发表著作14部,编辑出版书14本,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现任IFIP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TC12)委员、IFIP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工作组主席。曽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脑科学、认知计算是当前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欧盟、美 国等都设立重大研究计划,投入巨资开展研究。作者倡导的智能科学,希望通过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研究,提出类脑计算的途径,达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目标。 心智计算(mind computation)是当前智能科学研究的热点。心智是指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推理、记忆、学习、情感、决策、意志、意识等。心智计算是心理符号的计算,是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心智的可计算性是联结人类的精神活动与人工系统仿真的桥梁和纽带。心智的可计算性提供了用计算过程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通过长期研究,作者提出了心智模型CAM(consciousness and memory),为类脑计算智能系统提供通用构架。 在人脑的智能活动中,意识和记忆发挥关键作用。在庆祝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该刊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发表在2005年7月1日出版的专辑上。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其中问题2是“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问题15是“记忆如何存储和提取?” 因此,心智模型CAM将会随着意识、记忆科学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全书围绕心智模型CAM,系统地论述心智计算的理论基础。全书内容由九章构成。第1章绪论,概要介绍与心智有关的哲学问题、生物基础、计算表征等问题;第2章讨论心智模型CAM的系统结构;第3章阐述记忆,包括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工作机理和表示方式;第4章探讨意识的机理和功能,从工程的角度展示意识实现的可能方案;第5章讨论视觉感知,侧重讨论物体知觉和...
1.1心智
1.2心智的哲学问题
1.3心智的生物学基础
1.4心智的智能科学问题
1.5心智的结构
1.6心智的模块性
1.7心智的社会
1.8自动机理论
1.8.1概述
1.8.2有限状态自动机
1.8.3概率自动机
1.8.4细胞自动机
1.9图灵机
1.10心智的计算理论
第2章心智模型CAM
2.1概述
2.2心智建模标准
2.3认知心智建模
2.3.1物理符号系统
2.3.2ACTR
2.3.3Soar
2.4联结心智建模
2.4.1联结机制
2.4.2自适应谐振理论
2.5智能体心智建模
2.6CAM系统结构
2.7CAM认知周期
第3章记忆
3.1概述
3.2动态描述逻辑基础
3.2.1基本概念
3.2.2动态描述逻辑语义
3.2.3动态描述逻辑推理
3.3长时记忆
3.3.1语义记忆
3.3.2情景记忆
3.3.3程序性记忆
3.4短时记忆
3.4.1短时记忆编码
3.4.2信息提取
3.4.3CAM的短时记忆
3.5工作记忆
3.5.1工作记忆模型
3.5.2工作记忆和推理
3.5.3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
3.6遗忘理论
3.7记忆的生理机制
3.8记忆预测理论
3.8.1恒定表征
3.8.2大脑皮质区的结构
3.8.3大脑皮质区如何工作
第4章意识
4.1概述
4.1.1意识的基本要素
4.1.2意识的属性
4.2意识理论
4.2.1意识的剧场模型
4.2.2意识的还原论理论
4.2.3神经元群组选择理论
4.2.4意识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