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态系统仿真研究
本书内容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敖山

丛书名: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著作丛书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20054

出版日期:2019.09.01

印刷日期:2019.08.16

图书责编:汪汉友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仿真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它结合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复杂网络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我国的教育经济政策调整和检验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书中首先根据教育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了中国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后,借助Simulink和Vensim等相关工具,建立了描述经济动态运行系统结构和行为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数量关系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然后依据此模型对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实验和定量分析,最终获得了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验证手段和有益的理论借鉴。

本书对当前我国教育经济政策调整检验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可提供一种新的验证手段和有益的理论借鉴。

前言 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是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基础。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承认其特有的理论方法的同时,不断借鉴现代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先进研究思想和方法,才能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发展的眼光看,教育经济相关研究仍然将沿两个方向进行: 第一个方向是对传统计量检验的完善,包括引入更多变量、对变量进行调整以具有现实性、定性因素的定量化等;另一方向是沿非线性动态模型的路线进行,以更复杂的数学模型对现实经济世界进行更精确的模拟,这其中重要的发展就是实验经济学和动态系统仿真技术,借助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仿真平台,在人工智能、多主体仿真等复杂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在现代社会经济的研究中,传统的理论阐述和数理统计方法有着严格的条件约束,仅仅是社会经济动态系统处于短暂平衡状态的近似度量。随着社会经济仿真相关理论的发展,很多成熟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为教育经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国际上,经济学仿真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中动态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方法,而我国社会经济仿真研究在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从研究方法上讲,本书涉及的课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结合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复杂网络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目前,我国教育经济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检验,所以进行此方面研究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涉及的研究根据教育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相关理论,在对中国经济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描述经济动态运行系统结构和行为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篇教育经济发展研究与社会系统仿真

第1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研究3

1.1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3

1.1.1教育与经济发展3

1.1.2国外研究现状4

1.1.3国内研究现状6

1.2教育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定量研究方法8

1.2.1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法8

1.2.2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9

1.2.3复杂劳动简化法10

1.2.4生产函数法11

1.2.5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11

第2章系统仿真方法在社会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14

2.1系统仿真与系统仿真软件14

2.1.1系统仿真14

2.1.2系统仿真软件15

2.2社会经济仿真15

2.2.1社会经济仿真研究15

2.2.2社会经济仿真理论与方法16

2.2.3社会经济仿真模型18

2.3研究思想介绍21

第2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教育经济仿真研究现状

第3章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工具25

3.1社会网络分析概述25

3.1.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25

3.1.2社会网络分析工具26

3.1.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教育经济仿真研究的主要内容30

3.2UCINET软件31

3.2.1UCINET软件简介31

3.2.2安装使用31

3.2.3菜单功能介绍32

第4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经济仿真热点研究41

4.1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41

4.1.1数据来源41

4.1.2数据处理43

4.2社会网络分析47

4.2.1共现矩阵二值化47

4.2.2共现矩阵网络图分析50

4.2.3密度分析52

4.2.4中心性分析52

4.2.5凝聚子...

本书对当前我国教育经济政策调整检验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可提供一种新的验证手段和有益的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