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迄今为止,笔者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工作已经
30年有余,起始在临床一线工作,是
东莞地区最早的胸外科医生之一,在胸外科工作至今
27年,率团队构建了地方微创胸
外科体系。
2019年,被任命为副院长,转为行政岗位,成为医疗体系的一名管理者,
先后分管过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发展与运营部、医联体、绩效办、医务科、质控科、对
口帮扶、医疗纠纷、总务科、信息科、医保办、设备科和应急救治等工作。作为长期
奋斗在医院临床及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在医院的技术发展、战略运营、高水平建设、
医疗服务、人才管理、医联体建设、信息化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30余年的临床及管理生涯中,笔者先后从住院医生到医疗组长、学科副主任、
学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到现在的副院长,以不同身份及角色参与医院的临床及管理
建设,经历了医院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历次重大管理变革,对东莞市人民医院在医院
建设、公益性定位、管理改革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质量和安全、服务模式
转变等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
笔者作为东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的创立者之一,是土生土长的东莞本地人,除了
几次外出进修学习,从未离开过东莞,这座城市的一切早已刻进了
DNA。历经百年沧
桑,东莞市成为一座新一线城市,超千万的人口,超千亿的
GDP,反映了东莞这座城
市的多元化和发展潜力。同样,东莞市的医疗也呈现出多元化,性质上分类,除了公
立医院外,有两个国内著名的大型民营三甲综合医院和各类私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上分类,综合类和专科医院并存,近几年也出现了各类护理院和养老机构。因为东莞
市行政结构特殊性,没有县级中间层级,故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之间缺少中流砥柱的
县级医院。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镇街医院、社区卫
生机构等携手共进,在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承担区域千万人口的医疗服务和健康
需求,推动东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承载着维护民众健康的重
大责任,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
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公立医院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行动指南探索建设
医院管理与实践分析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下,党建引领已成为医院治理的“根”与
“魂”。本书在总论方面创新性地将党建工作与现代医院管理深度融合,从组织建设、
文化建设到监督机制,阐释了党组织在医院战略决策、组织建设的核心作用,以红色
基因赋能医院治理现代化,在全书中起到“纲领性”作用。现代医院管理已从原来的
经验驱动模式到新时代以患者服务评价、医疗安全、成本控制、多学科团队合作和数
据赋能等模式转变,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等正在重塑医院运营模式。
本书系统梳理了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模块,其实践价值集中体现在医院战略定位和运
营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人力资源配置、院感和应急管理、医院品牌和舆情管
理、信息系统建设、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绩效管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公共
卫生事件和应急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期待等热点领域,并结合东莞市人民医院历年发
展中的真实案例,从多视角分析,帮助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管
理智慧。
经过几年的酝酿,笔者组织了医院数十位行政管理人员及临床一线的优秀学科主
任共同编写了本书,书中笔者将东莞市人民医院的管理经验,通过严密的逻辑及架构、
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翔实的案例,一一分享给读者。为避免本书过于学术化,我们尽
了最大努力,用极简的语言讲解和分享了我们的经验以飨读者。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实
际工作带来启发。
医院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的、极具挑战的课题,限于学术水平和经验,笔者在
整个写作过程一直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反复回忆既往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多次
琢磨以往的课件及文章,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及书籍,甚至在
DeepSeek一经问世,笔者
就反复多次输入医院管理的各种论题,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但书中还是难免存在一些
错误和遗漏,敬请读者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批评和指正,笔者将感激不尽。
周建平
2025年
3月
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