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Java 2实用教程》的第7版,继续保留第6版的特点——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许多例题都经过精心考虑,既能帮助读者理解知识,又具有启发性。本书使用的JDK版本是JDK 21,增加了Java Stream基础模块,更新了部分内容和个别例子,补充了“课外读物”内容。

全书共分15章,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基本语法”、“核心基础”、“应用基础”和“专项应用”四大模块。

其中,“基本语法”模块介绍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与数组,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核心基础”模块讲解类与对象

、子类与继承、接口与实现、内部类与异常类; “应用基础”模块讲解常用实用类、组件及事件处理; 

“专项应用”模块讲解输入和输出流,JDBC与MySQL数据库,Java多线程机制,Java网络编程,图形、图像与音频,泛型与集合框架等内容。

第1章介绍Java语言的来历、地位和重要性,详细介绍Java平台。“基本语法”模块由第2章和第3章构成,第2章讲解基本数据类型与数组; 第3章介绍Java运算符和控制语句。“核心基础”模块由第4~7章构成,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讲述类与对象、子类与继承、接口与实现、内部类与异常类等内容,对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都结合例子给予了详细的讲解,特别强调了面向抽象和接口的设计思想以及软件设计的开闭原则。“应用基础”模块由第8章和第9章构成,第8章讲述常用

实用类,包括字符串、日期、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以及数学计算等实用类,特别讲解了怎样使用StringTokenizer、Scanner、Pattern和Matcher类解析字符串以及Class类与Java反射机制; 第9章介绍

组件的有关知识,把对事件处理的讲解分散到具体的组件,读者只要真正理解、掌握了一种组件的事件处理,

就能掌握其他组件的事件处理。“专项应用”模块由第10~15章构成,第10章的输入流和输出流属于非常经典的常用技术,尽管Java提供了二十多种流,但它们的用法、原理却很类似,因此在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讲解上突出原理,特别详细地讲解了利用对象流复制对象的原理; 第11章结合例子讲解Java与数据库的连接过程(以MySQL数据库为主,介绍SQL Server、Access和Derby数据库),主要讲解Java怎样使用JDBC操作数据库,特别讲解预处理、事务处理和批处理等重要技术; 多线程是Java语言的一大特点,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第12章通过有针对性的例子使读者掌握多线程的重要概念,并介绍怎样用多线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3章是关于网络编程的知识,针对套接字,用通俗、准确的语言给予详细的讲解,使

读者认识到多线程在网络编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内容上结合已学知识给出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例子,读者可举一反三编写相应的网络程序; 第14章是有关图形、图像和音频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给出很多实用的例子; 怎样有效地使用数据永远是程序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15章讲述常用数据结构的Java实现,在讲述这些内容时

特别强调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数据结构。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在夯实语言语法和编程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2) 教材在叙述严谨的同时,注重化解难点,让读者掌握知识点的精髓,并通过恰当的例子把知识点转化为编程能力。

(3) 教材内容结构有利于掌握Java之核心枢纽模块和实用技术,不仅能让基础扎实,而且在其知识体系上形成一个很好的架构,非常有利于学习Java的后续技术或相关课程。

各章配置的习题可以有效地检查当前章节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训练编程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判断题”、“选择题”和“挑错题”侧重考核对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核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阅读程序题”综合考核对程序中所蕴含的知识点、算法或设计思想的掌握程度; “编程题”综合考核编写程序代码的能力。 

本书配套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程序源码、习题解答等,本书还提供在线题库和52小时的微课视频。

资源下载提示

课件等资源: 扫描封底的“图书资源”二维码,在公众号“书圈”下载。

素材(源码)等资源: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在线自测题: 扫描封底的作业系统二维码,再扫描自测题二维码,可以在线做题及查看答案。

微课视频: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视频讲解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希望本书对读者学习Java有所帮助,书中不足之处也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