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曾说:“管理的核心是经营,经营的核心是决策,决策的核心是创新。”管理的起源是协作劳动的需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运用一定的资源(形成组织),为满足共同的需要(达成目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付诸实践)。“三位一体”: 形成组织—达成目标—付诸实践。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环境宽松,和谐协调,关系融洽,令人向往; 生活安定,心情愉悦,氛围温馨,人的激情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微企业内部存在亲和力,才会使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组织富有朝气和活力,才能营造“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诚信有人铸、和睦有人护”的良好文化氛围。企业善待员工,员工效忠企业,以和为贵,以诚相待,才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强企业向心力。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更离不开沟通。和谐协调就是企业的凝聚力,也是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犹如用兵,制胜之要,在于用谋。小微企业经营方略的核心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未来的竞争,最后都会聚焦到“人心”(方寸)之争上,以至产生“未见其人,先得其心; 未至其地,先有其民”的效果,这才是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体现“新”“近”“精”“实”和“活”五个字。
“新”就是体现新思维、新经济、新常态,使小微企业体现时代的特色、管理的艺术。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小微企业的学习背景,引发思想情感的共鸣。
“精” 就是精益求精,精准选题,精选精析案例,选择小微企业典型个案,从小案例、小事件入手,以小博大,见微知著。
“实”就是讲求实在,注重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效果与应用价值,体现管理方法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活”就是案例生动鲜活、形式多样、内容具体、各有侧重,能够满足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需要,力求案例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激情。知识拓展、感悟与探索等更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引发思考,启迪心智。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软科学项目“基于生态、经济与文化相协同的竹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43号) 与“广州市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广东培正学院重点课题,编号20pzxmzd11)的资助。以上课题主持人均为张国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由张国良编写第1、4、5、6、7、9、10、11、12、13章,孔祥超编写第2章,张成龙编写第3、8章。全书由张国良教授策划并统稿。在写作过程中,编者参考并吸收了当前小微企业经营与管理领域的优秀成果及其网络资源,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恕不一一列出。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总的理念定位是理论系统、强化应用、身临场景、提升技能,努力以新思想、新体系、新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由于编者学术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编者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