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城市群由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不同规模、类 型和等级的城市组成,中国的城市群是未来承载各类要素集聚的主要地域形 态。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也是中国最主要的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 地之一。在历史、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集 聚的规律、过程与其他城市群相比有其特殊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影 响下,京津冀城市群的流动人口集聚近年来发生了新的变动,而人口流动的 未来态势又将重塑京津冀城市群人口集聚格局。2024 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提 出的十周年。在过去的十年里,京津冀地区在交通、产业、生态环境等多个 领域的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流动人口集聚格局也发生了变迁。在这 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对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集聚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 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内容包括六章。首先,系统分析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的集聚趋势、 特征与模式,包括流动人口规模、户籍来源、流迁距离、居住分异、行业分 布、受教育程度、家庭化流动和居留意愿等方面的特征,展现京津冀城市群 流动人口集聚的基本状况。其次,以人口流动与集聚过程为主线,分析流动 人口在集聚、居留、落户等不同阶段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而言,展 现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集聚的空间格局,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流动 人口集聚格局进行比较;从长期居留的视角出发,对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 的居留意愿与落户意愿进行匹配研究;关注社会政策与市场调节机制在流动 人口集聚过程中的影响,及两者作用强度的变化过程。再次,构建涵盖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政策变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政策方案下京津冀城市群未来的人口增长态势。最后,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高 质量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的政策路径,为不同城市实行差异化政策, 进一步提升城市群规划水平提供支持。在产业与交通体系的协同发展、新区 发展建设、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构建新型的流动人口 管理服务、完善制度与机制和应对人口未来态势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 实现城市群功能优化、人口布局合理的政策目标。

  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现实。既结合了经典的人口迁移理论研究,又综合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空间计量分析、条件混合过程和系统动力学等多种研究 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既有对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集聚模式、机制、趋势的 探讨,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无论读者是该领域的初学者还是专业 人士,本书均能提供扎实且富有深度的内容。

  本书在编审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商成果老师以及编辑团队展开了细 致的编辑与出版工作。本书出版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会组织资助项目”的资助,北京市哲学和社会科学 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人口学会的老师在出版过程 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在撰写过程中,作者收集了大量权威的文献资料,吸收了许多学者的研 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书中不当处在所难免,恳请 国内同行和广大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作者

2024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