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公文写作之难,归根结底,可从低到高分为三个方面:写不出,写不好,写不快。其中,写不出,是在接受了写作任务后,“脑中思忖久,枯坐无一字”,由此顿生“差难交”之困;写不好,是虽完稿交差却难让领导满意,“毙稿一次次,徒唤奈若何”,难免有“事难结”之痛;写不快,是文稿交了,领导也满意,但就是效率低下,“一写就加班,熬夜无绝期”,长年饱受“身难脱”之累。

由上可知,写不出、写不好、写不快正是让不少文秘人员身心俱疲的三大“公敌”,不仅削减了干好事业的“成功系数”,影响着写出名堂的“成才概率”,也损毁着广大文秘人员的“热情指数”。究其根源,写不出多因文种不熟悉、思路打不开、技能欠积淀等;写不好多为功力不够、能力不足、火力不到,如不善提炼、修辞生疏、经验有限等;写不快多缘于思想不到位、套路不够多、办法不管用等。换言之,若有朝一日我们解决了写不出、写不好、写不快的问题,公文写作之难将如寒冰遇春阳,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至此,公文写作就不再是一件令我们“急昏头、熬白头、无尽头”的苦差、难事,而是一项“促满意、生快意、遂心意”的美差、乐事,我们的秘书生涯将就此踏上一条坦途、沐浴一身朝晖。

基于此,本书以如何能写得出、写得好、写得快为切入点,在指导写作中,既避免空洞的说教和老套的理论,也摒弃盲目性的熬夜和摸黑式的写作,而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在理论梳理上,笔者不蹈前人不袭今人,而是结合亲身实践和多年思考,自立门户、自创体系,以期从浅显案例中提炼出鲜活、易学的技法经验,力求立马可用、浅显易用、普遍实用,重点突出理论指导的针对性和简易性,如提炼的“N个一起”,顺口易记,一看便知,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其秘籍就在于:但凡讲技法,都力求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在实操演练上,笔者避免“行业众多、内容不一”的不利因素,而是以众所皆知的事例为主题,坚持多数篇章亲自下场,现身说法,手把手直观演示“技法引导写作”的成文过程,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便于读者看得明白,学得容易,用得到位。可以说,管用的技法讲授和浅显的实操演示,有望为一众新手、熟手、高手的公文写作提供一条务实的捷径、拓展一片广阔的天地。

希望本书的“底层逻辑”,能真正成为助力读者诸君解开写作心锁、书写职业华章的“必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