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全球供应链和智能化电子商务时代,使得采购的市场范围扩大了,采购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对采购活动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研究。不仅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存在采购问题,而且任何一个企业、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凡是要支出资金,获取一定的原料、产品或服务的组织,都需要关注资源获取或采购活动。
在国外,比如在英国,很早的时候,采购管理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专业学科,采购职业认证和职业资格考试非常盛行,比起物流师资格认证要早而且成熟得多。如今采购学在国内外都是一门既经典又热门的学术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范畴和理论;采购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需要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地发展,才会更加完善。本书涉及采购与供应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业务和管理问题,作者试图从一个新的现实的角度来概括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为建设我国采购学进行有益的探索。
编 写 目 标
采购与供应管理(Procurement and Supply Management,PSM)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学术界和企业界在界定这些领域时存在分歧,而传统采购发展到现代采购也有很多新的变化和进步。在一本书中既要保持足够的理论深度又要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并不容易,作者试图对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本书的编写目标就是以一种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将涉及的基本主题或知识点组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些基本主题包括:采购范围、战略采购、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商品分类、质量管理、库存控制、价格与成本控制、交货期管理、供应源管理、自制与外购决策、供应市场分析、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招标采购、采购谈判、供应合同、订货流程、采购战略联盟、集中采购、道德风险、信息技术、电子采购、决策支持系统、绩效测量以及全球采购、政府采购等。所设计的教材知识体系把全部知识点归为四个部分,并且试图让这些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得到合理的定位和陈述,尽可能避免重复,这样做给组合知识和呈现知识带来了便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业务之间的联系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业务上交叉并行,可能由不同的人承担,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学习时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将这些静态知识点分解为专业所需要的动态技能点,并融入实际的业务操作中。
内 容 结 构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从事采购和供应职能活动的理论和实务,涉及组织在采购领域的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内容。按照“战略—决策—流程—结构—绩效”的理论逻辑构思(Rodrigues等,2010),全书分为四个部分。
(1) 采购范围与战略,包括3章,第1章采购职能与管理范围,第2章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3章采购战略与规划。
(2) 关键变量与决策,包括6章,第4章采购商品决策与管理,第5章采购质量决策与管理,第6章采购数量决策与库存管理,第7章采购价格决策与成本管理,第8章交货期决策与管理,第9章供应源决策与管理。
(3) 业务流程与管理,包括5章,第10章采购环境与供应市场研究,第11章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第12章供应商管理,第13章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第14章订货流程管理。
(4) 结构与支持系统,包括3章,第15章采购组织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第16章采购信息系统与电子采购,第17章采购绩效评价系统与风险管理。
本 书 特 色
本书的编写特色体现为“四个结合”。
(1)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本书既有一定理论深度,体现采购管理的知识原理、科学理论和管理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联系我国企业实际,尽量运用事实和实例分析具体问题,注重对学习者的技能训练,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实用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采购业务和管理过程相结合。本书以采购战略、关键变量、业务流程和基础支持系统为横线,以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活动为纵线,构造教材知识结构。
(3) 知识全面性要求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本书全面涵盖采购管理的知识领域,但又兼顾主次分明,对重要主题进行详细阐述。
(4) 教学便利性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本书为教学便利性而设计,课程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结构化、模块化的理性认识特点,同时,为了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都力求做到表述清晰。
在全球供应链和智慧商务时代,现代采购具有生产资源获取特征。企业或组织需要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形成多层次的资源分类系列,通常可以分为人、财、物资源,更细致的划分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市场资产、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及人力资本等(刘东,2006)。从组织职能来看,人力资源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财务资源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还有些资源,如信息、设施等也主要不是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与组织业务开展直接相关的“生产性资源”。生产性资源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控的、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有形或无形的投入品,制造类企业的生产资源主要是原材料和零部件,零售类企业的生产资源主要是购买商品,物流类企业的生产资源是开展生产业务所需要的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包装物资等。政府组织维持正常业务也需要大量生产性资源,如办公用品、专用物资和服务等。当然,政府采购不仅是为了维持业务运行,还有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活动。从广义上讲,人力、财力、信息这些资源的获取也是需要“采购”才能得到,适用于采购管理的原理和技术。随着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发展,企业采购和获取资源的范围、途径、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采购管理的职能和业务领域有许多新的扩展。本书在知识体例、学科理论和应用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创新性思路,有助于更好地确立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学术学科地位,并为我国发展采购学做出贡献。
致 谢
本书的内容和体系参考了许多已公开发表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所有参考文献集中列示在书的末尾,所有的资料引用,都尽量在正文中进行了标注,其中有些著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从事教学的指定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是作者在承担“采购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高级采购学”等课程教学讲义的基础上修改编撰而成,本书的原始讲义在本科生、留学生、硕士研究生教学和企业采购管理人员培训中经过多轮使用,不断地丰富、提炼和完善,应用效果良好。感谢曾接受该课程教学的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反馈!
本书由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申文撰写,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教务部门、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对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采购管理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以及作者的见识和能力所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