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1999年收到邀约,起心动念撰写本教材开始,到今天完成第4版的书稿,整整20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年28岁的青年教师历练成了今天48岁的中年学者。能在本命年完成本书的修订和再版,我非常快乐。
自第3版发行以来,IT赋能各类组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影响信息系统发展的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区块链、5G和数字孪生等层出不穷,需要我们逐渐去总结这些知识并吸纳到新版本的教材中来,使得我们的这本教材常用常新、与时俱进。因此,本书增加了全新的第8章(移动信息系统开发)和第9章(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开发),以及第15章(信息系统的热点领域)中的15.4.4节(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信息系统)。
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导致伦理问题也大量出现,例如在大数据时代大家问路都用导航不问人,那么是否还有以前经典电影中青年男女“邂逅”这么美好的事件发生?又例如许多手机App在运行前需要用户提供使用设备、位置等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是否会误用?因而,专门写作了第14章(信息系统的伦理问题与应对)。
这些年间,该书被许多学校的老师选为教材使用,并给我们反馈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因而我们在听取反馈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其他章节内容进行了合并、删减、修订或完善。具体情况如下: 第1~5章、第10和11章、第15章均由左美云独立修订和完善;第6章由左美云和何迎朝共同修订;第12和13章由左美云和银旭共同修订;其余各章都由左美云牵头重新写作,每章的合作者分别是雷东荧(第7章)、薛怡宁(第8章)、李芳菲(第9章)和刘浏(第14章)。这里,要特别感谢参加了本书若干章节中以前版本相关内容撰写的3位老师: 邝孔武(参与了本书第6章的写作)、王晓波(参与了本书第12章的写作)、付虹蛟(参与了本书第14章的写作)。要说明的是,这些章节都经过了删减和必要的修订完善。
本书在2004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7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中的核心(类别)教材。在过去20年间,本书也一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材,因为授课效果较好,我也分别在2006年和2012年两次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通过授课,了解同学们对教材的反馈,不断地打磨,希望通过时间的沉淀,该教材既能不忘核心教材的初心,内容又能与时俱进。
毛主席有诗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想和最后两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信息如海,技术犹缺。在这信息海洋面前,我们还需继续努力,研发更好的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技术,为各级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左美云2020年4月第 一 版 序
如果说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地基,那么信息系统就是这个地基上的一根根支柱。无数企业,无论是IT企业还是生产制造企业,无论是医院、贸易公司还是商店,都在这些支柱上建筑起它们新的业务形态。由此想来,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对于当代青年学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信息系统越来越和经济、社会、企业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信息系统的教育也日益在高等院校中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G.B.Davis的教科书开始,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更成为MBA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许多商学院中都是重要的主干课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一些管理学院引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以后迅速在全国高等院校铺开。到20世纪90年代,该课程几乎在所有大学中都开设了。从教材建设方面来看,最早的一本引进教材大概是在1984年由黄梯云教授领衔翻译的G.B.Davis的教科书,以后十几年间又有许多新的翻译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面向MBA学生的。对于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好的MIS教材却寥若晨星。这种情况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教育事业上也出现了可喜的景象。近年来,高等院校教授学者们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领域努力开拓,涌现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教材。本书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由左美云、邝孔武教授撰写的一部新作。本书不但全面论述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技术,而且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对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十分适合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和企业中从事信息系统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另外,本书还详细地参考和列举了MIS学界许多学者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对于读者来说又是一本很好的进一步深造的指南。
信息系统理论是一门年轻的学说,同时IT技术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领域。任何在此领域中开拓的理论工作者都会感叹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新技术出现之多,是其他领域中少见的。因此他们往往需要付出超人的努力,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来挖掘这个领域中的金矿。本书作者左美云、邝孔武都是这样勤奋的学者。左美云博士曾对我国信息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计算机世界》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有关IT产业和信息系统的文章,同时他也深入到企业中实际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他在而立之年之前已经著书立说,并被评为副教授。邝孔武教授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的软系统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学界早已名声显赫。此次他们携手合作,在一年时间内撰写出这样高水平的教材,我深深地为他们的勤奋和睿智所感动,并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喝彩!同时,我也相信他们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的年轻学子贡献出更多、更好的科学精神食粮。
李东2001年3月
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