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一书详尽地介绍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这种创新型先进反应堆的技术发展历程、原理、安全特性和潜在应用领域等。

球床高温气冷堆技术由德国科学家R.Schulten发明。作为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反应堆研究所所长,他带领一批科学家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研究。K.Kugeler教授继R.Schulten教授之后担任研究所所长继续开展大量研究工作。Siemens Interatom的H.Reulter和G.Lohnert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新概念。

王大中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师从R.Schulten教授研究球床高温气冷堆技术,他回国后于1986年担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推动和领导了中国高温气冷堆技术研究和发展工作,启动建设了清华大学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吴宗鑫教授于1994年接替王大中教授担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领导完成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的建设。张作义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Juelich研究中心师从K.Kugeler教授研究高温气冷堆技术,2001年接替吴宗鑫教授担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暨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2007年作为总设计师领导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石岛湾200MW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科研与工程建设工作。

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是世界范围内一批科学家致力于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倾尽一生心力为这个世界贡献的礼物。它应当是一种零灾难的反应堆技术,在任何严重的事故下都不会对核电站以外的公众造成不可接受的后果。

本书英文版由K.Kugeler和张作义合著。吴宗鑫教授以其作为主要领军科学家的学术功底不辞劳苦翻译成中文版本。希望这本书能为有志于从事高温气冷堆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核电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提供支持和参考。

张作义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