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因各类矛盾和问题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事件,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首先,全球危机形态的变迁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广泛,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都会程度不同地波及我国。特别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利益集团和组织利用非军事方式和手段,对敌对方的一些战略目标进行非常规袭击,这种现象引起了国际军事理论界和安全专家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内外都在深入反思和研究新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对我国来说,这一宏观背景的变化必然要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实际工作。

其次,关注危机管理是新世纪我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需要。理论界认为:根据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500美元至3 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改革开放触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在工作上和作风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从领域、频次、规模、组织性等多个维度来看,我国目前处于危机事件的多发期,各类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黑社会犯罪团伙所制造的一些事件以及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不断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这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思维模式,逐步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接轨。行政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剥离,使得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应对危机事件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对政府全面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基于以上考虑,探讨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这一话题非常有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积极探索社会转型期政府危机管理的新思路、新视角、新对策,不仅是摆在实际工作者面前,也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序言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一年多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教授领导的危机管理研究小组不仅及时跟踪分析国际危机形态的变迁,而且深入调研我国危机管理的实践,对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和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系统地反映了“9·11”事件发生后全球危机形态的变迁,基于大量的事实探讨了转型期我国危机形态的特点、问题,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勾勒了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书的出版,恰逢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不久。建立现代危机管理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也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