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观人类学开山之作,海外人类学界第一部景观人类学作品。
1989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次“景观人类学”主题学术会议的成果结晶。1995年,本书英文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2)汇聚12位前沿学者,勾勒景观人类学的概念体系与基本方法。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的12位人类学与艺术史领域学者跨学科的灵感碰撞,共同探讨人类学视域中的景观及其方法,溯源艺术史中的景观观念,重思图像艺术中的景观含义,详辨人类学田野中的景观内涵,探求景观人类学的学理框架。
★(3)著名人类学家埃里克•赫希为中文版倾情作序。
赫希教授在近万字中文版序言中讨论了原著出版30年以来景观人类学研究领域和视野的进一步拓展,并展望了景观人类学研究与当代社会中全球化、生态、环境变化等议题的衔接。以翔实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进展证明了原著序言中的预言——“‘景观人类学’这一主题的时代已经到来”。
★(4)呈现全球田野中的景观人类学精彩个案研究。
从欧洲的城市社会到亚洲的游牧生活,从非洲的部落政治到太平洋岛国的祖先崇拜,从澳大利亚的土著艺术到南美洲的原住民土地权利,从图像中的景观到日常生活中的村镇,长期的田野调查与深描的民族志文本呈现了极具智识传统与学术张力的思辨文字。
★(5)译文明白晓畅,即使非专业人士也可轻松阅读。
本书的翻译过程历时2年多,徐桐、周丹丹两位老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贡献了精准的专业术语、流畅的中英文转换和极为精彩的中文表述,为广大读者理解景观人类学这一复杂主题提供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