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调色与调色师
1.1 调色师的行业现状 \002
1.1.1 为什么要学习调色 \002
1.1.2 调色师行业的发展前景 \002
1.2 成为一名合格的调色师 \003
1.2.1 调色在影视执行中的介入流程与交付标准\003
1.2.2 调色师如何培养灵感以及自我学习 \005
第2章 达芬奇与其他剪辑软件的交互与偏色设置
2.1 达芬奇与其他剪辑软件的交互 \007
2.1.1 达芬奇与Adobe Premiere Pro套底、回批的方式 \007
2.1.2 达芬奇与Final Cut Pro套底、回批的方式\010
2.2 达芬奇避免偏色的设置 \012
2.2.1 Windows系统用户导出设置 \012
2.2.2 macOS系统用户导出设置 \013
第3章 认识达芬奇
3.1 达芬奇的优势 \014
3.1.1 达芬奇调色与其他剪辑软件的区别 \014
3.1.2 达芬奇的独特优势 \015
3.2 达芬奇调色的工作界面 \016
3.2.1 画廊与静帧 \016
3.2.2 LUT库与LUT的导入导出 \021
3.2.3 媒体池 \022
3.2.4 片段与时间线 \024
3.2.5 特效库 \025
3.2.6 光箱 \025
3.3 认识节点 \026
3.3.1 达芬奇节点的逻辑 \026
3.3.2 串行节点 \027
3.3.3 并行节点 \029
3.3.4 图层节点 \031
3.3.5 外部节点 \034
3.3.6 Alpha通道节点 \035
第4章 色轮工具
4.1 一级校色轮与一级校色条 \036
4.1.1 一级校色轮 \037
4.1.2 选取黑点及白点 \039
4.1.3 一级校色轮对颜色与曝光的影响 \040
4.1.4 使用一级校色条 \042
4.1.5 色温、色调与色相 \044
4.1.6 对比度与轴心 \045
4.1.7 中间调细节 \048
4.1.8 饱和度与色彩增强 \049
4.1.9 阴影与高光 \050
4.1.10 亮度混合 \052
4.2 LOG 色轮 \053
4.2.1 LOG色轮功能及面板 \054
4.2.2 LOG色轮与一级校色轮的区别 \055
4.2.3 LOG色轮的影响范围 \057
4.3 HDR 高动态范围色轮 \058
4.3.1 HDR高动态范围色轮面板 \059
4.3.2 调整HDR高动态范围色轮的影响范围 \062
第5章 综合调整工具
5.1 认识色彩空间 \065
5.1.1 认识色彩管理 \066
5.1.2 色彩空间设置 \068
5.2 曲线工具 \070
5.2.1 自定义曲线 \071
5.2.2 色相对色相曲线 \078
5.2.3 色相对饱和度曲线 \081
5.2.4 色相对亮度曲线 \081
5.2.5 亮度对饱和度曲线 \082
5.2.6 饱和度对饱和度曲线 \084
5.2.7 饱和度对亮度曲线 \085
5.3 色彩扭曲器 \086
5.3.1 色相-饱和度模式 \086
5.3.2 色度-亮度模式 \090
第6章 色彩工具
6.1 RGB 混合器 \091
6.1.1 RGB混合器的工作原理 \091
6.1.2 RGB混合器的应用技巧 \092
6.2 色轮六矢量切片 \095
6.2.1 密度与深度 \095
6.2.2 饱和度与平衡 \097
6.2.3 色彩调整滑块 \099
6.3 电影感外观创作器 \101
6.3.1 电影感色彩外观 \102
6.3.2 电影感特效外观 \107
第7章 辅助工具
7.1 降噪工具 \112
7.1.1 时域降噪 \112
7.1.2 空域降噪 \112
7.1.3 超级降噪 \115
7.2 限定器 \116
7.2.1 HSL限定器 \116
7.2.2 RGB限定器 \118
7.2.3 亮度限定器 \119
7.2.4 3D限定器 \119
7.3 窗口与神奇遮罩 \120
7.3.1 窗口工具 \120
7.3.2 神奇遮罩 \123
7.4 跟踪器 \125
7.4.1 跟踪器-窗口 \125
7.4.2 跟踪器-稳定器 \129
7.4.3 跟踪器-特效FX \131
7.5 认识示波器 \132
7.5.1 波形图 \133
7.5.2 矢量图 \134
7.5.3 分量图 \135
7.5.4 直方图 \136
7.5.5 CIE色度图 \137
第8章 调色基础操作
8.1 曝光 \139
8.1.1 一级校色轮及校色条调整曝光 \140
8.1.2 HDR色轮调整曝光 \142
8.1.3 自定义曲线调整曝光 \145
8.2 饱和度 \146
8.2.1 一级校色轮饱和度滑块 \147
8.2.2 色彩增强调整饱和度 \148
8.2.3 HDR色轮饱和度滑块 \149
8.2.4 色轮六矢量切片调整饱和度 \150
8.2.5 HSV色彩空间调整饱和度 \150
8.3 控制对比度 \152
8.3.1 对比度与轴心滑块对比度控制 \152
8.3.2 控制中间调对比度(左右左右对比度) \155
8.3.3 控制柔和对比度(自定义曲线工具) \157
第9章 调色基础流程
9.1 调色前的设置 \158
9.1.1 视频的导入 \159
9.1.2 色彩空间设置 \160
9.2 一级校色与还原 \160
9.2.1 LOG素材的一级校色与还原 \161
9.2.2 直出画面的一级校色与还原 \165
9.3 节点建立顺序与逻辑 \167
9.3.1 自定义节点逻辑 \167
9.3.2 并行节点逻辑 \168
9.3.3 色彩空间转换节点逻辑 \169
第10章 局部精细化调整
10.1 曝光的精细化调整方法 \171
10.1.1 自定义分区调整曝光 \171
10.1.2 曝光与影调的关系 \175
10.2 风格化颜色的调整方法 \177
10.2.1 如何正确地为画面染色 \177
10.2.2 青橙色调的多种调整方法 \182
10.3 肤色的调整方法 \185
10.3.1 肤色指示线以及肤色的校正 \186
10.3.2 肤色还原的思路 \187
第11章 调色魔法
11.1 使用一级校色轮的调色:室内晴天活力风格\190
11.1.1 初步还原与曝光调整 \191
11.1.2 白平衡校正与饱和度调整 \191
11.1.3 光照分析与色彩调整 \192
11.1.4 精细化分区调整与影调优化 \192
11.2 使用曲线与色彩扭曲器的调色:多人室内场景 \195
11.2.1 曝光平衡与初步风格塑造 \195
11.2.2 饱和度提高与色彩统一 \196
11.2.3 色调调整与现代化风格塑造 \196
11.2.4 对比度增强与光源塑造 \197
11.2.5 色彩反差增强与皮肤调整 \197
11.2.6 色彩统一与饱和度平衡 \198
11.3 使用LUT 的调色:综合影像风格LUT 与颜色LUT \199
11.3.1 综合影像风格LUT \199
11.3.2 颜色LUT \204
第12章 综合调色练习
12.1 室内场景的综合调色 \205
12.2 户外人像的综合调色 \209
12.3 宣传片风格的综合调色 \213
12.4 电影风格的综合调色 \217
12.5 风光的综合调色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