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漫游在博弈中的逻辑 1
0.1 逻辑与博弈的邂逅 1
0.2 逻辑博弈 2
0.3 从逻辑博弈到一般的博弈结构 6
0.4 作为交互进程的博弈 9
0.5 逻辑邂逅博弈论 14
0.6 从逻辑和博弈论到弈博论 25
0.7 小结 27
0.8 本书的内容 28
第一部分 博弈逻辑和进程结构
第一部分的导言 34
第一章 作为进程的博弈:可定义性与不变性 37
1.1 模态逻辑中作为进程图的博弈 38
1.2 进程等价和博弈等价 46
1.3 博弈等价的其他概念 51
1.4 小结 54
1.5 文献 55
第二章 偏好、博弈解和最佳行动 56
2.1 基本的偏好逻辑 56
2.2 关于偏好的关系性策略和选择 60
2.3 在不动点逻辑中定义逆向归纳法 63
2.4 放眼最佳行动的模态逻辑 65
2.5 小结 66
2.6 文献 67
2.7 进一步研究方向 68
第三章 不完美信息博弈 70
3.1 博弈中知识的多样性 70
3.2 初见不完美信息博弈 71
3.3 模态-认知逻辑 72
3.4 逻辑公理的对应理论 77
3.5 多模态博弈逻辑的复杂度 80
3.6 揭开虚线的机制 82
3.7 小结 83
3.8 文献 84
3.9 进一步研究方向 84
第四章 策略显式化 88
4.1 作为一等公民的策略 88
4.2 在动态逻辑中定义策略 89
4.3 策略的一般演算 94
4.4 面对知识的策略 97
4.5 小结 101
4.6 文献 102
4.7 进一步研究方向 102
第五章 无穷博弈和时态演化 107
5.1 决定性的一般化 108
5.2 分支时间和时态逻辑的效力 110
5.3 策略化的时态逻辑 113
5.4 认知和信念时态逻辑 118
5.5 小结 123
5.6 文献 124
第六章 从博弈到博弈模型 125
6.1 一些简单的情景 125
6.2 不同的推理风格及模型的选择 127
6.3 复杂度跃升的触发器:博弈中知识的多样性 129
6.4 博弈树的模态逻辑 130
6.5 从节点到历史:动态和时态逻辑 131
6.6 程序性信息与认知森林 133
6.7 由观察引发的不确定性和不完美信息博弈 136
6.8 盘点:扩展式博弈的模型 137
6.9 添加信念和期望 141
6.10 从静态的博弈到动态的博弈 144
6.11 小结 145
6.12 文献 146
6.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146
第一部分的结语 148
第二部分 逻辑动态和弈博论
第二部分的导言 152
第七章 概述逻辑的动态化 155
7.1 作为信息动态化的逻辑 155
7.2 从认知逻辑到公开宣告逻辑 157
7.3 从正确性到修正:信念改变和学习 163
7.4 由局部观察的一般事件所引发的更新 170
7.5 时态行为和进程性信息 173
7.6 推理和信息的多样性 178
7.7 问题与提问的方向 180
7.8 从正确到合理:与赋值相协调 182
7.9 小结 183
7.10 文献 184
7.11 发展近况 184
第八章 作为迭代更新的慎思 186
8.1 逆向归纳法和理性宣告 186
8.2 另一个场景:信念与可信度的迭代升级 190
8.3 影响与拓展 195
8.4 逻辑性的方面 198
8.5 小结 202
8.6 文献 202
第九章 弈博中的动态认知机制 203
9.1 从博弈记录中追溯弈博 204
9.2 认知-时态模型上的更新表示 205
9.3 追踪随时间变化的信念 209
9.4 作为见证的事件并且添加时态逻辑 211
9.5 援助将至:弈博中的硬信息 214
9.6 森林低语:弈博中的软信息 218
9.7 偏好的变化 219
9.8 弈博后的动态性 221
9.9 改变博弈本身 223
9.10 小结 225
9.11 文献 226
9.1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6
第十章 面向“弈博论” 231
10.1 博弈中的动态 231
10.2 契合问题:从慎思到实际行动 232
10.3 从观察中形成信念 235
10.4 逻辑方面:模型和更新行动 239
10.5 弈博论 245
10.6 寻找必要的多样性 246
10.7 一些反对意见 248
10.8 与多样性、语言线索和逻辑设定共存 249
10.9 联系和可能的影响 250
10.10 小结 251
10.11 文献 251
第二部分的结语 252
第三部分 玩家的效力和策略式博弈
第三部分的导言 254
第十一章 迫使效力 255
11.1 迫使效力和策略效力 255
11.2 形式化条件和博弈表示 257
11.3 模态迫使逻辑和邻域模型 258
11.4 互模拟、不变性以及可定义性 260
11.5 题外话:拓扑模型和相似性博弈 262
11.6 复合计算和博弈代数 264
11.7 中间阶段的迫使 265
11.8 迫使模态逻辑与行动模态逻辑的对接 265
11.9 不完美信息博弈中的效力 267
11.10 博弈转换和扩展逻辑 270
11.11 迫使语言、统一性策略和知识 272
11.12 小结 273
11.13 文献 273
第十二章 矩阵式博弈及其逻辑 275
12.1 从树和效力到策略矩阵形式 275
12.2 策略式博弈的模型 276
12.3 匹配的模态语言 278
12.4 策略式博弈的模态逻辑 280
12.5 一般博弈模型、依赖性和相关性 282
12.6 最佳反应的特殊逻辑 283
12.7 案例研究:弱理性和强理性的断言 286
12.8 STIT 逻辑和同步行动 290
12.9 小结 295
12.10 文献 295
12.11 进一步研究方向 296
第十三章 策略式博弈中理性动态 299
13.1 达成均衡作为一个认知过程 299
13.2 关于理性的迭代宣告和博弈求解 302
13.3 从认知上的动态到不动点逻辑 304
13.4 变形和扩充 308
13.5 关于博弈的迭代、极限和抽象不动点逻辑 308
13.6 文献 310
第三部分的结语 311
第四部分 逻辑博弈
第四部分的导言 314
第十四章 公式赋值 315
14.1 谓词逻辑的赋值博弈 315
14.2 真与证实者的获胜策略 318
14.3 利用博弈视角来探索谓词逻辑 319
14.4 从博弈论层面分析谓词逻辑 322
14.5 博弈化:变形和扩充 324
14.6 小结 331
14.7 文献 331
第十五章 模型比较 333
15.1 同构和一阶等价 333
15.2 埃伦福赫特-弗赖斯博弈 335
15.3 充分性和策略 337
15.4 一个显式化的版本:策略的逻辑内容 339
15.5 实践中的博弈:不变量和特殊模型类 341
15.6 博弈论:决定性、有穷和无穷博弈 342
15.7 修改和扩充 343
15.8 逻辑博弈之间的联系 346
15.9 小结 347
15.10 文献 347
第十六章 模型构建 348
16.1 通过例子学习表列法 348
16.2 表列法:一些基本的特征 352
16.3 模型构建博弈 354
16.4 成功引理和一些博弈论 355
16.5 让批评者更有必要:片段和变形 357
16.6 小结 360
16.7 文献 360
第十七章 论辩和对话 361
17.1 对话博弈和实际辩论 361
17.2 在弈博中学习 363
17.3 构造主义逻辑与经典逻辑 365
17.4 博弈的逻辑 367
17.5 扩充和变形 370
17.6 小结 372
17.7 文献 372
17.8 附录:论辩 372
第十八章 逻辑博弈中的一般思路 378
18.1 什么是博弈化? 378
18.2 策略的演算 379
18.3 博弈等价 380
18.4 逻辑博弈之间的联系 382
18.5 逻辑博弈的运算 385
18.6 通用格式:图博弈 385
18.7 小结 387
18.8 文献 387
18.9 进一步研究方向 387
18.10 附录:计算逻辑中的博弈 389
第四部分的结语 395
第五部分 博弈中的运算
第五部分的导言 398
第十九章 序列博弈运算的动态逻辑 399
19.1 博弈的内部和外部视角 399
19.2 从逻辑博弈到博弈逻辑 400
19.3 迫使模型、博弈和博弈域 400
19.4 动态博弈逻辑 407
19.5 基本博弈代数 410
19.6 互模拟、不变性和安全性 412
19.7 小结 415
19.8 文献 416
19.9 进一步研究方向 416
第二十章 并行博弈运算的线性逻辑 422
20.1 再一次从逻辑博弈到博弈逻辑 422
20.2 并行运算 423
20.3 这类博弈的定义 425
20.4 博弈表达式的逻辑有效性 427
20.5 线性逻辑和资源 427
20.6 公理系统 429
20.7 可靠性与完全性 431
20.8 从证明论到程序语义 432
20.9 小结 433
20.10 文献 433
20.11 进一步研究方向 434
第五部分的结语 437
第六部分 比较与融合
第六部分的导言 440
第二十一章 不完美信息的逻辑博弈 441
21.1 IF 博弈和不完美信息 441
21.2 激发新的视角 443
21.3 IF 语言及其博弈 444
21.4 IF 博弈:进一步的示例 445
21.5 IF 博弈、代数以及不完美信息博弈的逻辑 448
21.6 潜在的动态认知 452
21.7 小结 452
21.8 文献 453
21.9 进一步研究方向 453
第二十二章 知识博弈 459
22.1 认知模型上的群体交流 459
22.2 认知模型上的博弈 461
22.3 宣告博弈 462
22.4 提问博弈 464
22.5 认知博弈、不完美信息和协议 465
22.6 进一步的逻辑线索 466
22.7 小结 467
22.8 文献 467
第二十三章 蓄意破坏博弈和计算 468
23.1 从算法到博弈:蓄意破坏博弈 468
23.2 逻辑和计算的特征 470
23.3 其他解释:学习 471
23.4 关于博弈化的计算和博弈论方面 471
23.5 蓄意破坏的逻辑方面 473
23.6 小结 476
23.7 文献 476
第二十四章 逻辑博弈可以表示博弈逻辑 477
24.1 迫使关系和博弈运算 477
24.2 迫使互模拟 478
24.3 基本博弈代数 479
24.4 一阶赋值博弈和一般博弈法则 479
24.5 主要结果 480
24.6 讨论 482
24.7 扩充和期望 483
24.8 文献 484
第二十五章 逻辑博弈与博弈逻辑的融合 485
25.1 带有博弈术语的逻辑系统 485
25.2 在不同的层面上追踪一个博弈 486
25.3 使博弈显式化 489
25.4 使策略显式化 490
25.5 逻辑博弈作为博弈逻辑的精细结构 493
25.6 逻辑博弈和博弈逻辑的缠绕 493
25.7 小结 494
第六部分的结语 496
第七部分 结语
结语 498
参考文献 501
术语 531
译名 538
译后记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