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专题一  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1

一、“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

二、企业、企业家、经理与市场互动——市场发现与企业试错过程 1

三、企业、企业家、经理对市场的能动作用——支配、创造、引导、替代市场 2

四、市场替代企业——外部化与内部市场 4

五、有组织的市场——企业间的长期交易 6

六、小结 6

专题二  硅谷机制与企业高速成长--再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8

一、硅谷系统的要素构件 8

二、硅谷机制特征与企业高速成长 11

三、硅谷机制特征的理论分析 13

四、硅谷机制对发展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启示 15

五、小结 16

专题三  股市推动企业重组的功能--三论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18

一、问题的提出 18

二、文献回顾 19

三、美国引领全球企业重组浪潮,并由此引发了对委托—代理、股市效率、公司

治理结构等领域的国际比较研究 23

四、股市推动企业重组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24

五、美、日股市推动企业重组的制度比较 26

六、强化股市促进企业重组的功能,推动资本市场建设的建议 30

专题四  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与科研人员动态股权激励--达安基因与华中数控的比

较案例研究 34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34

二、文献综述 34

三、案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37

四、比较案例研究 39

五、结论与讨论 52

专题五  现代公司理论及其形成背景 54

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现代企业 54

二、企业演变过程:雇主的企业—企业家的企业—经理的企业 54

三、现代工商企业与经理阶层的形成 56

四、现代公司理论是面向经理的企业的理论及其委托—代理问题 56

五、股东权益理论与利害相关者权益理论 58

六、美、日模式的进一步分析 60

专题六  论析传统经济学中边际收益递减的部分失效--“固定成本行业”与“正反

馈”效应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63

一、问题的提出 63

二、文献研究 64

三、边际收益递减失效的第一种情况——“固定成本行业”的出现 66

四、边际收益递减失效的第二种情况——“正反馈”效应 68

五、进一步例证——微软、索尼等知识型企业获取“边际收益递增” 70

六、小结——企业决策的战略含义 71

专题七  对偶微笑曲线与广州互太案例研究 72

一、微笑曲线与对偶微笑曲线 72

二、企业升级的类型与微笑曲线的拟合 74

专题八  多元化经营三维模型及多元化经营的几个命题 86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多元化经营成败的不同观点简述 86

二、多元化经营的几个命题与推论 87

三、小结 94

专题九  世界500强的特征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95

一、引言 95

二、世界500强历史变动分析 96

三、“500强”的成长特征分析 99

四、“500强”的一个侧面--亏损面分析 106

五、“500强”成长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106

六、小结——进军“500强”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视作一个过程,需要通过这一

过程提高企业素质与能力 108

专题十  美日竞争力缘何逆转 109

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竞争力超过美国,居于世界首位 109

二、20世纪90年代美日企业竞争力逆转 110

三、原因分析 113

四、小结 117

专题十一  速度经济性与基于时间因素的竞争 118

一、引言 118

二、理论分析 118

三、基于时间因素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的构建 121

四、小结 125

专题十二  从微软的成功剖析标准之间的企业全球竞争 127

一、引言 127

二、通过委员会竞争形成的标准和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标准 128

三、微软基于标准的全球竞争 130

四、微软成为市场标准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 133

五、小结与启示 135

专题十三  行业边界模糊与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分析模式 139

一、问题提出 139

二、行业边界模糊的特征与趋势 141

三、行业边界模糊与价值链分析模式的局限性 143

四、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网模式 144

五、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分析模式及其对传统分析范式的冲击 145

六、行业边界模糊与企业扩展的经济学分析 148

专题十四  苹果成功的逻辑分析与双跨越产业升级模型 151

一、苹果成功转型升级 151

二、企业成功的文献研究 151

三、苹果成功背后的逻辑 153

四、苹果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研究跨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161

五、基于苹果成功实践的双跨越产业升级模型的提出 161

六、苹果双跨越产业升级模型的一般形式 162

七、双跨越产业升级(S-O-S)模型的理论解释 163

八、跨产业升级(S-O-S)模型的应用价值 165

专题十五  公司重构的动因理论解释——全球视野 167

一、公司重构:企业成长的永恒主题 167

二、文献研究 167

三、公司重构的历史背景——对企业过度膨胀、过度多元化的反思与矫正 171

四、公司重组的内容 171

五、公司重构的动因 181

六、美国、德国公司重构的企业制度比较 187

七、小结——公司重构的分析框架 188

专题十六  重构全球价值链--中国企业升级的理论探讨 207

一、引言 207

二、文献研究与研究方法 207

三、理论探讨与构建: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命题 210

四、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框架与研究结论 217

专题十七  OEM企业重构全球价值链 220

一、捷安特——从代工迈向世界第一品牌 220

二、东莞台升家具有限公司的反向收购 228

专题十八  企业升级量表开发 238

一、企业升级路径的界定及构成维度 238

二、企业升级路径测量量表的预测试 245

三、企业升级路径测量量表的复测及效度检验 247

四、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251

五、结论与讨论 252

专题十九 “规模经济”还是“规模经济性”--对《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的词条“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 of Scale”汉译的商榷以及对方维规

          博士《“经济”译名溯源考》的一点补充 256

一、问题的提出 256

二、“规模经济性”——“economies of scale”的正确翻译 258

三、结论与讨论 259

参考文献 261

附录A  如何制订研究计划 270

附录B  对“通论性文章”的反省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