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5-1
ISBN:9787302689591
出版日期:2025.05.01
印刷日期:2025.05.22
图书责编:李慧恬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弥补了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欠缺的非技术技能和素养能力,将沟通能力、基本信息技能(办公自动化、视频剪辑、图像处理)、时间管理等职业素养融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IT 职业素养。全书分为初入职场、立足职场、职业生涯三部分。初入职场部分侧重介绍基本职业规范、工作技巧、计划管理、时间管理、团队工作方法等内容;立足职场部分以提升工作能力为目标,阐述了诚信、执行力、细节管理等内容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职业生涯部分依托职业生涯规划,重点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视域下工作和生活、创新和创业等内容,力求给读者以启发。本书为校企联合开发的新形态教材,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一线工程师为贯穿本书的项目、案例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电子信息类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
陈守森,男,硕士研究生,教授,毕业于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兼任山东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高职高专分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山东省高职高专计算机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烟台市软件协会理事等职务。目前已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EI论文2篇,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5个,均承担重要任务。2008年,副主编教材《VB案例教程》、2009年参编教材《软件工程》,2012年参编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2009年4月,主编《IT职业素养》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重印5次。2011年9月——2012年7月,在复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国内访学,师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国内数据挖掘方面著名学者汪卫教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规模图数据处理技术及应用的研究》项目。
自2009年第1版《IT职业素养》面世以来,教材编写团队一直坚持这门课程的日常教学,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非常感谢兄弟院校的支持,本书在一百多所院校得到应用。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兄弟院校的师生给我们反馈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本次改版工作帮助很大,在此对长期支持、关心本教材的师生表示感谢。 与十多年前相比,社会信息化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并且在快速发展变化中,比如,更多生活、办公模式建立在移动通信之上;日常信息获取渠道多数为自媒体;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信息能力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数据应用模式不断变化;信息系统覆盖面更广,嵌入程度更深。 对于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来讲,职业素养能力更加重要。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十多年前人们讨论大数据软件开发,现在大数据分析是软件的必备功能;计划、管理、沟通等能力在绝大部分IT工作岗位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往往被忽视。大部分内容独立、功能单一、设计简单的需求基本已经被发展为模块或接口,在加速系统建设的同时,不仅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同时需要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和职业能力,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人们都需要了解信息化职业素养。 为此,我们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删除了过时的案例,引入了更加贴近企业现状的案例,同时还专门邀请了烟台市大数据中心、烟台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和经理对如何解决IT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共同设计了教学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两个项目。教学管理系统是师...
第1章 数据、信息与信息技术 2
1.1 案例综述 2
1.1.1 教学管理系统 2
1.1.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3
1.2 数据 4
1.2.1 理解数据 5
1.2.2 数据相关技术 6
1.3 信息技术基础 8
1.3.1 “传统”信息技术 8
1.3.2 新一代信息技术 11
1.4 实践训练 14
第2章 高效工作 15
2.1 价值与效率 15
2.1.1 效率 15
2.1.2 价值、剩余价值与效率 17
2.1.3 信息技术与效率 17
2.2 提升工作效率 19
2.2.1 硬件 20
2.2.2 软件 21
2.2.3 AI技术 22
2.3 目标与效率 24
2.4 竞争与效率 25
2.5 实践训练 26
第3章 沟通与需求分析 28
3.1 沟通基础 28
3.1.1 沟通 28
3.1.2 角色 30
3.1.3 倾听 32
3.2 沟通技巧 34
3.2.1 与客户的沟通 35
3.2.2 与团队成员的沟通 36
3.2.3 跨部门沟通 38
3.2.4 与领导的沟通 39
3.3 沟通效率 41
3.3.1 学会表达 41
3.3.2 经常汇报 43
3.3.3 肯定——管理者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44
3.4 处理冲突 45
3.4.1 多米诺骨牌效应——冲突的危害 45
3.4.2 澄清事实 46
3.4.3 说服领导 47
3.5 实践训练 48
第4章 计划与资源 49
4.1 计划 49
4.1.1 计划的意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