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物流工程主要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和相关管理理论,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物流运作过程的控制、经营和管理。物流工程呈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许多特征。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既需要懂得生产、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方面的技术知识,还需要掌握物流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产业链协同效率,促进供应链一体化进程,对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设施设备资源配置,推动技术改造,提高物流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有利于改善物流系统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书由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朱长征教授领衔编写,主要成员包括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思源学院、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各位老师。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朱云桦编写(5.0万字);第三章由西安邮电大学朱长征、余小霞编写(3.6万字);第四章由西安邮电大学珠兰编写(4.2万字);第五章由西安邮电大学吴滋菁编写(7.7万字);第六章、第九章由西安邮电大学封皓月编写(6.2万字);第七章由西安邮电大学刘鹏博编写(2.7万字);第八章由西安思源学院史锦艳、西安邮电大学纪广鹏编写(6.0万字);第十章由西安邮电大学董培炎、朱长征编写(2.0万字);第十一章由西安邮电大学董森、朱长征编写(2.8万字);第十二章由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吴文杰、荆莹、屈华凤编写(3.8万字);第十三章由西安邮电大学耿冬编写(2.2万字)。全书由西安邮电大学朱长征教授统稿。此外,参与文字校对和修订工作的还有雷倩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在融入自己主持或参与物流工程类课题实践成果的同时,广泛参考、吸收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者的经验,在此,对本书所借鉴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对编写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有些资料由于无法确定来源和作者,因此没有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由于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有关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研究,有些观点还需进一步接受检验。在本书的表述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能及时反馈,以便重印时修改完善。

  

  编  者  

               

                     复习思考题答案等下载              教师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