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中国的上市公司通过证券行业的桥梁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资本市场成长壮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当前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加速演进,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通过信息技术重构业务流程,实现跨界融合和生态合作,持续创新商业模式,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进入多元化、高度动态化和创新性的时期。
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主体在会计信息质量披露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公平的资本交易市场,与资本市场监管、上述主体的合法规范经营及信息披露密不可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相关主体的违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如何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投资者、监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资本市场监管为出发点,以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主体的违规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用户画像技术,设计了数据驱动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两类群体的违规画像,揭示了当前违规群体及个体关键特征;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违规行为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基于此,提出了资本市场监管、违规行为防范与治理的建议。本书结合最新政策法规和市场实践,采用大数据、用户画像、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将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构建以数据驱动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治理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前瞻性与实用性,为强化经济风险治理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有实践意义的参考方案。
本书以资本市场监管为出发点,共分7章,第1、2章介绍了资本市场监管及上市公司违规等相关的理论基础;第3、5章以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包括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财务、治理等多源数据集,设计了上市公司违规风险画像,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5、6章以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会计师事务所违规风险画像,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7章从资本市场监管、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三个维度提出了强化风险防控的措施。
本书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违规行为风险画像理论框架及技术方案,为资本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相关主体提供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对于完善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风险治理体系、推动和规范资本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本书适合资本市场监管的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供广大财经类专业人士、研究生参考。
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研究生的大力支持。本书由张莉、李卓松主笔,赵润彤、冯卿松、赵亮玉、许亦杨、王雪等研究生参与了第3至6章的撰写。
本书相关内容的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20YJAZH129)、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管理学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
张莉、李卓松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