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因此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而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本科专业要培养具有会计专长,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作为规范教学内容的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实现会计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教材建设也面临理论、方法与技能等如何有机结合的困惑,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技能关系处理不恰当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甚至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会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编写更加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高质量教材是摆在会计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经管系列会计专业方向教材,正是基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最新发展编写而成的。本系列教材涵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银行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本系列教材由双元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组织,由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临沂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与“双元教育”合作培养会计学本科生的高校教师携手合作完成。参加本系列教材编写的教师皆是长期从事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对会计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较好的把握,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知高等院校会计类课程的实践要求和特点。
纵观整套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 体系完整,突破传统。本系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突出重点,针对性强,在编写体例上突破了传统做法,灵活、适用是其最大特色。本系列教材在教学内容、形式、结构、表述等方面以“案例”形式编写,凸显了“应用性”,而这种“应用性”正是会计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2) 注重系列教材在内容上的统筹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相关课程之间内容上的协调,是教材编写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本系列教材对此做了良好协调与分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材之间内容的重复,同时在教材编写体例和格式、专业用语等方面做了统一规范。这样便实现了系列教材所特有的整体协同优势。
(3) 教材使用对象定位清晰。本系列教材以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目标,具有教师好教、学生易学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高等院校本科会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写作上,文字精练,通俗易懂,避免了空话、套话的冗长表达;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编写体例上,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章节内容前设置有“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后设置有“本章小结”和“自测题”等导学督学性项目;在阐释基本内容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法规,通过设置“阅读资料”的方式提示学生特别注意。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会有很大帮助。
(4) 紧扣最新的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突出与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良好对接。本系列教材围绕最新修订的会计、审计及财务法规和实务进展而编写,以尽量减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永续的过程,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环节,而一套好的教材,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检验和编写者的不断修改才能趋向完美。希望本系列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的完善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教材的编写者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时对本系列教材予以修订完善。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会计学会会长
綦好东
前 言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目前的重要任务,而教材建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会计学科范畴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具有正确价值观、爱国敬业、诚实守信且充满正能量的合格学生,一直是会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需要教材编写者把“立德树人”这一使命落实到教材中。按照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计教学分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讨论稿)》中的要求:“会计学专业应当充分使用案例分析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讲解需要将案例资料与经济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理解经济管理实践的复杂环境,培养其经济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最新会计准则及其解释等要求,结合高等学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的要求,以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为依据,以财务会计与分析决策基本技能为出发点,本着适用、创新、发展的原则,我们在双元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组织下编写了这本《财务会计学》,并将其列入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系列教材。
我们认为,财务会计职业能力标准包括:正确理解并运用会计准则的能力;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核算能力;遵循会计法规,培养会计职业素养,正确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 系统完整,内容全面。本书的编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企业财务通则》为基本依据,使其内容与现行财务会计和管理规范一致。
(2) 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本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以及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特点,还要求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决策。
(3) 文字精简,通俗易懂。我们在编写本书时力求做到无空话、套话,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
(4) 创新体例,注重技能。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特点,本书在章节内容前安排了“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后安排了“本章小结”“自测题”;在阐述基本内容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法规,采用“阅读资料”的方式,力图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案例所用企业名称全部为虚构,不指代相关的实体公司。
本书由接民、孙莉莉、徐艳清任主编。教材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融入了课程思政,具体表现在:大纲中增加了10个课程思政点;课后增加了体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成果的案例和贴近生活实际的启发性案例。全书根据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和要求,对相关内容作了补充和完善:第四章“金融资产”与第十二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作了较大修订,调整了增值税税率及其他一些具体会计科目,使之与会计准则的最新要求相一致。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参考答案等下载
教学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