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自序

这个集子取名为《五柳村微言》有如下缘由: 

其一,我喜欢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太可爱了!今天若还有这样的人,我愿随其左右。我常欲称自己的居所为“五柳村”。用一“村”字,因为我来自农村,不能忘情于故乡的山水,浓浓的乡愁,久久不曾离去。亦想坦言: 自己身在农村时无限向往城市的文明,但身居城市近40年后,仍未脱山野之人的乡土气。

其二,集子中的许多文字曾分享于博客及微博平台,故此“微言”非有什么大义的“微言”,而指曾发表于微博的语言,也指平民学者的语言,有人微言轻之意。

我喜欢五柳先生的率性真诚。惭愧的是,我的博士论文(1992年)充斥着违心之论(原因复杂,不在此详述)。那样的论文原不该出版,但当时急于晋升职称,还是出版了(1994年)。惭愧,我喜欢五柳先生,却没有五柳先生的那种超脱。范岱年先生看到出版了的博士论文后,曾严词批评我的不诚,当时心里颇为委屈,后来逐渐体味到范先生批评的珍贵。“修辞立其诚”当是人文学者的座右铭。这个集子的言论无论证之缜密,无言辞之华丽,但有表达之真诚。所记所述或为沉思之感悟,或为世事之触动,或为读书之心得。“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虽人微言轻,但有对人类文明之可持续性的由衷担忧,于是反思现代性是这个集子的中心话题。

我有一点如五柳先生: 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所言所论未免有种种“硬伤”。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牟世晶博士为编辑这个集子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微言”本十分散乱,牟世晶博士把这些散乱的文字分门别类,并加了标题。在此,向牟世晶博士表示真诚的感谢。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黄裕生教授对这个集子的出版给予了支持,亦在此表示感谢。

这个集子也包括几篇发表在纸质杂志上的随笔。

卢风

2018年11月5日于清华园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