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开始筹建,1988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成立,成为我国摩擦学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迄今已走过30余年的历程。与此同时,温诗铸教授撰写的《摩擦学原理》著作于1988年末定稿,1990年初正式出版发行,迄今也走过近30年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科学研究持续发展,我们不断充实和扩展学科内容,相继修订再版。该书可作为培养机械工程学科以摩擦学为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摩擦学原理》自出版以来得到从事机械工程科技工作的同行们的热情支持,得以广泛引用,对于推动摩擦学知识传播和科学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992年,本书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在这近30年期间,《摩擦学原理》从初版到历次修订共发行了4版。篇幅逐版增加,由初版40.9万字,扩充到第4版67.5万字,增加了近60%,所阐述的科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从《摩擦学原理(第2版)》开始,邀请了在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多年的黄平教授共同编写。黄平教授在摩擦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对于不断提高本书的学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根据英国Wiley出版社的要求,我们在中文版《摩擦学原理(第4版)》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版Principles of Tribology。2015年,再次应Wiley出版社的要求,作者进一步充实和补充内容,Principles of Tribology(2nd Edition)于2017年8月在国外出版发行,同年10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
科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著作必须跟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不断充实提高,我们需要努力发现本学科发展的新原理新技术,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未来社会生产提出的挑战和需求。为此,在《摩擦学原理(第5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推陈出新。为此,我们邀请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田煜和马丽然共同参与编写。他们学风严谨踏实,具有开拓进取和求实创新的精神,一贯坚持深入科学研究实践。在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积累了较全面的认识。本书由他们对于全书进行进一步整合修订,同时,根据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补充了新的内容。
在本书编写中,我们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当今摩擦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介绍新近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本学科的经典内容作了进一步精炼。
本书引用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于他们为摩擦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及为本书出版给予的热情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作者2018年1月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