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针对高职高专机械、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书根据典型机械零件工艺特点和工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整合机械制造工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教材内容以项目、工作任务为引领,适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基础知识、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装配工艺编制及实施,配备企业生产用零件图集,供学生工艺编制时选用。本书突出工作过程在教材中的主线地位,每一单元均具有较强的范例性、可迁移性及可操作性。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 体现以工艺规程编制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每一单元都有工作情景的引入和情景任务实施及检查,并且都具有拓展实训和工程实践常见问题的解析,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编排教材内容,第1章主要介绍基础知识,第2~5章主要介绍轴、套、箱体、齿轮类零件的工艺编制及实施,第6章主要介绍装配工艺的编制及实施,各学校可根据学时数和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取舍。为便于学生自学和巩固所学内容,各章均有相关思考与练习习题和拓展训练。
(4) 突出教材的关联性。本书选用的工作情景均选自企业产品8E160C-J机油泵的零件和部件,零件与零件之间、零件与部件之间具有关联性。
本书第1版已经使用了4年,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但随着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在不断更新,第1版教材已不能满足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我们通过修订来反映和融入新标准、新技术要求,满足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材第1版中每一单元都配有实际工作场景导入和拓展实训,但企业生产用零件图数量偏少,训练案例单一,同时工作场景导入、计划、实施与检查、评价与讨论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能力自评和互评、职业核心能力自评和互评等。针对上述情况并结合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教材建设的要求,对第1版《机械制造工艺编制及实施》教材进行了修订、调整,以保证新的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和满足人才培养新目标的迫切需要。第2版融入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增加了大量企业真实产品案例,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具体化,增加学生专业能力自评和互评、职业核心能力自评和互评,完善评价体系,并对第1版使用过程中师生发现的所有谬误进行了修改。本书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满足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具有明显高职教育特色。
本书由马敏莉任主编,陈广健、肖红升、陈旭东、陈振玉任副主编。马敏莉编写第1~3章,马敏莉、陈旭东合编第4章,马敏莉、肖红升、陈振玉合编第5章和附录,陈广健编写前言、第6章,南通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王建章、南通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沈峰参与企业真实产品案例的收集,南通职业大学学生彭立、许志参与企业真实产品案例的整理,全书由马敏莉统稿。
南通职业大学李业农教授、周开俊博士、周小青博士和南通高级技师学院葛小平副教授等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殷切希望读者和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