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子技术是高等工科院校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培养适应社会技术需求、工程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书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及学生创新竞赛指导经验。书中既有电子类基础性知识,又有综合性实训项目,以实验为教学单元,重点体现学生实践实习环节。本书可用于大学理工科学生电子技术实习的课堂实践教学,也可作为初入门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在编写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 以实验为教学单元,突出实践教学内容。本书将电子技术知识以实验项目的形式进行编排,包含: 基础器件及电路验证实验,约占30%;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工艺实践性实验,约占35%; 较为复杂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约占35%。方便教师在实践教学时,根据不同专业对电子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验项目及授课内容的选择。
(2) 加强实验项目的层次性、递进性。在实验设计和选择中,遵循从基础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既考虑了与理论教学同步,又考虑了培养学生能力循序渐进的过程。全书章节之间、实验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的梯度; 编排的顺序从元器件到单元电路再到综合电路,层次分明。
(3) 结合技术发展及学科竞赛,提升实验项目水平。本书在实验项目设计中,总结了电子技术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加入了大量集成化、模块化、数字化的技术内容。还结合校内实践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科技赛事的课题要求,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编排,如实验17.2“手写绘图板设计及制作”,便是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G组设计题目。
(4) 突出实验的趣味性。增加了温度监控报警电路、自动避障小车控制系统设计、MP3音响制作等趣味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其中自动避障小车还增加了蓝牙模块等技术教学内容。此外还结合教学环境,自主设计了与教材配套的可拼接实验模块,既方便实践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独立设计的学习兴趣。
(5) 突出实验的操作性。在焊接工艺、印制电路板制作、故障调试等工艺操作性环节中,配备了详细的实际操作图片,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方便对于初次学习电子技术的同学和人员进行实践指导。
通过本书的实验训练,学生可完成基础电子器件识别选择、电路设计及制作、综合产品焊接及调试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并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为日后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书由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电子实习基地周珂、刘涛、吕振、曾云甫、朱漪刚、张洁等教师编写,北京理工大学黄鸿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立教授、邹静高级工程师仔细审阅了本书,并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得到了“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建设的经费资助,为全书的编写及实验模块的设计验证提供了保障。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不断修正。
编者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