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文体,是现代社会用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应用文写作”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应用文写作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如何将程式性、规范性极强的应用文写作变得不再枯燥,不再乏味,使学生喜欢学,学得进,学得好,这是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大力探讨的重大课题。我们编写本教材正是基于“立足教学实际,提高写作能力”这样一种理念。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并强调其实用性。

本教材力图体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从整体规划到编排体例,再到内容选择都有一定创新。其特点可以用“一全、二新、三实”来概括。

“一全”指的是内容全面。针对使用对象专业背景的差异,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既涵盖各专业特有应用文体的“点”,又贯通不分专业差别的各种通用文体的“面”。在专用与通用之间做到“点面结合”,统筹兼顾。本教材的设计即体现了这种思路。其中,第一单元的公务应用文书和第三单元的个人应用文书即是上文所说的通用文体,而第二单元的专业应用文书即是上文所说的专用文体。

“二新”指的是体例新、材料新。从体例来说,本教材的宏观构架首次采取了单元、章、节三级分层的组织办法。使看来无章可循的各种应用文体分类更加清晰,易于从宏观上来把握。本教材涵盖了使用频率极高的通用应用文和专业应用文文种49个,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个文种的概念、特点,形象直观地解读了它们的写作技巧、注意事项等。在具体的编写体例上,设计了文体沿革小常识和思考题、写作训练等环节,常见文种还提供了问题例文的样板,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书中使用的各篇例文,均经过认真挑选,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从而体现“二新”中材料新的特色。

“三实”指实践性、实用性和现实性。实践性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能写出规范的应用文;实用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日常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能对相关应用文体熟练使用;现实性体现了教材内容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现实紧密相关。

“应用文写作”是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必将不断促进高校现代写作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发展。

编 者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