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知识发现(第二版)

本书总结了作者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科学实验室多年的科研成果,也吸取了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和有关文献的精华,在此谨向这些成果和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他们的丰硕成果和贡献是本书学术思想的重要源泉。本书的顺利撰写离不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科学实验室同事们的贡献和支持,特别是何清、叶世伟、李晓黎、叶施仁、宫秀军、刘少辉、郑毅、郑金华、胡宏、张建、王军、张颖、潘谦红、吴斌、贾自艳、秦亮曦、游湘涛、任力安、李宝东、梁吉业、丁世飞、蒙祖强、施智平、李清勇、郑征、罗平、罗杰文、石志伟、石川、李志清、李志欣、马慧芳、庄福振、刘曦、崔志华、周菁等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研究工作得到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数据挖掘”(批准号: 61035003)、“基于感知学习和语言认知的智能计算模型研究”(批准号: 60435010)、“Web搜索与挖掘的新理论与方法”(批准号: 60933004)、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语义Web服务的逻辑基础”(批准号: 60775035)等的支持。感谢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于视觉认知的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编号: 2007CB311000)、国家863高技术探索项目“软件自治愈与自恢复技术”(项目编号: 2007AA01Z132)等项目的支持。

本书内容新颖,反映了当前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水平。论述力求概念清晰,表达准确,算法丰富,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说明原理,富有启发性。本书可以用作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研究和知识管理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上知识发现发展很快,研究领域广泛,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教和帮助。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史忠植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