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一书,自1995年出版,并于2003年修订第2版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被许多高等院校选为相关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至今已共计重印将近30次。在此期间,微型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等学校的微型计算机课程建设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编写了本书的第3版。
编写第3版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既要保证基础,又要面向更新,加强新技术。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为今后在专业中应用计算机打下牢固基础;另一方面要适应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加强介绍计算机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其次,删减比较陈旧的内容和非教学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实用性和教学适用性。第三,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自学,适当减少全书的篇幅,防止教材“越编越厚”的倾向。例如,加强Intel公司近几年研制的新型微处理器以及相应的指令系统的介绍,进一步介绍新一代的存储器,如DDR内存和Flash存储器,介绍比较实用的RS-485接口、USB接口和SPI接口,增加新推出的高精度D/A和A/D芯片的介绍等。进一步删减比较低档的微处理器的介绍,删减了汇编语言部分的篇幅,特别是汇编语言的机器码。此外,存储器I/O接口和A/D、D/A部分也删减了比较陈旧的内容。
本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计算机知识的参考书。
第3版的修订工作由以下几位老师承担:刘慧银负责修订第1章和第3章的3.4节,杨素行负责修订第2章和第3章的3.1节、3.2节、3.3节和3.5节,赵长德负责修订第4章,唐光荣负责修订第5章,黄益庄负责修订第6章。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罗予频教授,作为使用本书的在第一线进行微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了第3版的修订工作,对修订大纲和书中许多内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第3版中一定存在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编者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