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与程序开发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适应此形势,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改革,其中,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教材,要求先修C语言(或其他任何一种编程语言),虽然C语言已经成为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但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掌握“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技术与方法已经成为对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和应用开发能力的要求之一。
本教材自2000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很多开设的相关课程的学校采用。第一版被评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二版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三版。
本教材充分考虑Visual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版、第二版教材的应用和教学体会,从面向应用的教学改革的定位出发,对部分例题进行的修订,提高了例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所有例题全部在Visual C++2008环境下调试通过。
本书主要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Visual C++的基础知识,包括C++的基础知识、Visual C++的开发环境以及Windows程序设计中消息响应机制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应用Windows API进行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Windows绘图、文本输入/输出、键盘与鼠标的应用以及资源的应用等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介绍应用MFC进行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类库的基本知识、各种类在编程中的应用、各种控件的应用、利用Visual C++的资源编辑器编写资源文件及其应用、文档操作等知识点;第四部分介绍高级编程应用,如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本书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使用教材,建议授课学时为48小时。
本书的特点是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本书对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概念、难点,都力求以较精练的语言进行讲解,同时,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配以必要的实例,实例中配以较为详细的步骤说明、代码说明及语法说明,力求通过实例让读者较好地掌握“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思路、开发技巧与体系。
本书中部分专题内容,如第9章中介绍的“对话框通用控件”中的应用程序、第10章的资源应用程序、第11章的文档应用程序、第13章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及第14章的网络应用程序,都分别以一个综合应用程序的方式,把相关知识点内容分解到各节的内容中去,通过各节内容的介绍,不断增强本章样例中的功能,使得读者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掌握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及相关知识点。第12章介绍的多媒体编程,介绍了常用的音频、视频的应用,以及简单的图形处理软件功能的应用。
本书面向各大专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既适合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材,也适合作为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培训的培训教材,同时也适合计算机爱好者自学。
本书由黄维通、贾续涵、许家佗、马力妮编写,其中贾续涵对书中的部分例题进行了改写,校对了Visual C++6.0版本和Visual C++2008版本的差别,并加以修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查阅了一些文献,在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这些文献的作者,在此也对上述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谢谢喜欢阅读本书的读者!
作者联系邮箱:hwt@cic.tsinghua.edu.cn
黄维通
2011年5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