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犯罪学教科书在体系和内容上都十分相似。它们具有百科全书式的性质,却缺乏统一的脉络或中心主题。作为社会学家,我们一直对这样的教科书感到失望,因为社会学的观点在所有细节中都有迷失方向的倾向。相反,我们的《犯罪学导论--犯罪、司法与社会》具有明确的社会学方向,试图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以指导他们思考犯罪与刑事司法。正如C.赖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 1959)提到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将使我们了解个人或私人纠纷与公共问题之间的关系。它将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塑造了我们的生活,限定和约束了我们的选择、机会,以及关于可能性和我们自身的判断。社会学的想象力将使我们认识到个人经历不仅与广阔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而且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受到关于犯罪的创新性思考的启发,该创新性思考来自于被笼统地称之为批判主义犯罪学的理论。尽管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向学生们展示所有批判性社会理论和政治思想的细微差别,但是我们确实认为,关于犯罪的复杂的社会学思考要求我们跳出传统的理解,并从批判的角度分析问题。
批判主义的观点将社会的不平等和权力问题作为犯罪学研究的中心,认为阶级、人种/种族、性别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关键原则--就像一面棱镜,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的社会,以及社会关系运行的中心机制。比如,我们的阶级背景不仅影响我们的收入、财富,甚至影响我们的整个生活经历--从与我们一起长大的邻居、接受教育的程度到我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并且将影响我们的动机,阻止我们犯罪,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某些特定犯罪和避免对我们的行为进行官方惩罚的资源。
犯罪学导论--犯罪、司法与社会(第二版) 前言 人种/种族也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因为社会资源和特权都基于此而分配不均。像阶级一样,人种/种族地位也能引发或阻止我们犯罪的动机,影响我们对刑事司法制度的感受。同时,性别也反映了不平等的社会与权力关系,后天性别判定准则和预估会影响犯罪与被害的模式。例如,一方面,绝大部分犯罪都是由男性来实施的,尤其是暴力犯罪,同时男性又是这些犯罪的主要被害人。另一方面,女性又成为性犯罪的主要被害人,而这些性犯罪的实施者大多是她们熟悉的男性。
本书的体系
本书适合作为社会学和刑事司法方向的大学本科犯罪学课程教科书。它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种有趣的方法,并且通过体系的创新来适应传统犯罪学课程的结构。
我们希望避免采取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风格,因此我们没有逐一讨论以往教科书中已经阐述过的各种理论,但是分析了那些我们认为是犯罪学核心内容的一些观点。同时,我们也避免采取列出每一种可能的犯罪类型的方式逐章地阐述我们的观点。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更广泛的主题,通过这种方法推动批判性和解析性的思考,帮助学生展开他们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我们修订和更新了相关的资料以反映新世纪变化着的经济和政治现实,从安然公司数十亿的丑闻、其他公司的腐败行为,到恐怖主义问题以及“9·11”后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反应。同时,我们增加了一章来阐述冲突理论和批判犯罪学,以便更好地整合与犯罪学思考这条主线相关的观点。
第一章:以“犯罪问题透视”作为开篇。鼓励学生反思那些可能影响过他们思考犯罪问题的大众传媒和政治结构。我们在此回顾了法律解释者(宪法解释者)对枪支、毒品、连环谋杀案等问题的解释。然后我们举了社会学观点的价值的例子,将本书的中心理论介绍给大家。
上编:《方法与理论》。第二章,《犯罪数据与研究方法》,我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定量犯罪数据的官方及非官方资料。同时我们也关注其他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和评价的方法、观察法,以及历史犯罪学与比较主义犯罪学。第三~第五章--“犯罪行为的个体解释”, “犯罪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冲突理论与批判主义犯罪学”--我们通过加入犯罪人的声音,以及强调各种理论性观点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避免采取典型的理论章节的枯燥记述,使资料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中编:《犯罪与被害类型》。以第六章《公司犯罪与有组织犯罪》为开篇。我们关注了有影响力的犯罪,并强调了合法公司与非法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本章中,我们探讨了公司违法行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表现形式,公司与有组织犯罪之间的联系以及有组织犯罪网络的结构。
第七章,《街头犯罪》,关注传统犯罪(如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毒品犯罪、帮派犯罪)中的阶级、人种/种族因素。我们阐述了城市街头犯罪的经济背景,分析了有关人种/种族的刑事司法偏见和差别对待问题。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城市和城市郊区社区中的违法青少年群体与帮派问题。
尽管性别问题贯穿了本书,但是,我们认为仍有必要特别关注妇女和女孩的经历。第八章,《性别与犯罪》,我们探讨了女性与男性的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女性与男性犯罪行为的属性。通过特别关注女性犯罪人,我们考察了犯罪的传统性别模式中连续性与变化性问题,并探讨了犯罪人如何在城市帮派、街头抢劫、毒品交易、卖淫及谋杀行为中“标示性别”。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有关“胎儿施虐者”的堕胎行为犯罪化的持续争论。
第九章,《性暴力》,以讨论作为一种持续性暴力(包括非暴力的性恐吓和残忍的暴行等)的性暴力为开篇。同时,我们也批判性地分析了色情在助长一种鼓励和推动暴力行为的文化温床中的作用,并详细探究了强奸、性侵犯、对儿童的性虐待及妇女受虐的问题。虽然我们用两个独立的章节来关注女性,但是,我们承认并不能完全将妇女和女孩归为犯罪人或者被害人/幸存者的类别。因此我们的分析反映并阐明了这些模糊的界限。
中编以第十章《政治犯罪与政府犯罪》为终结。在该章中,我们探讨了通常被忽视的犯罪学主题,如集体暴力、温和抵抗,恐怖主义与仇恨犯罪。同时,我们论述了其他主题下的“水门事件”、有争议的小布什政府等重要的总统丑闻。
下编:《刑事司法与问题解决路径之探索》,本部分用两章的篇幅批判性地分析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运行:第十一章《警察与法院》,第十二章《刑罚与监狱制度》,第十三章《社区矫正与替代性解决方案》,该章分析了作为监狱和各种预防措施的变通方式的社区矫正制度,指明了处理犯罪问题的前进方向。
我们要感谢林恩·林纳(Lynne Rienner)女士的帮助性建议,同时感谢林恩林纳出版社(Lynne Rienner Publishers)的莱斯里·阿萨纳索里斯(Lesli Athanasoulis) , 利萨·塔琴(Lisa Tulchin) , 杰森·库克(Jason Cook)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感谢他们对此项目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