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它为计算机系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办求做到内容全面、概念清楚、选材恰当、结构合理,结合作者本人多年来从事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征求和收集了部分教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的教材和文献资料。力求符合认识论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作者本人的思路,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科学性和启发性。鉴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推出新概念、新技术、新机型和新结构。本教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讲授一般原理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要求在《数学逻辑电路》课程之后开设,因此本教材未再重复有关内容。全书共分9章。第1、2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主要技术指标、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码制、数据的表示方法、对于计算机中的检错、纠错码也做了必要的探讨; 第3章介绍运算方法与运算器的组成,包括定点数和浮点数的算术运算方法及其实现,结合当前流行的SN74181和SN74182芯片的介绍,对加法器的进位信号的形成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4章介绍存储系统,从一般的半导体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入手,介绍了并行主存系统、Cache主存存储层次和虚拟存储系统的构成; 第5章介绍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交界面,主要讨论了指令格式的优化,介绍几种常用的典型寻址方式; 第6章是中央处理器,主要对控制器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介绍典型的CPU结构,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结合在一起,最后对计算机中的流水结构作了简要分析; 第7章是输入输出设备,介绍几种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结构; 第8章是输入输出系统,主要介绍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几种方式; 第9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新发展,简要介绍了RISC计算机、并行处理机和多处理机系统。最后在附录中列出了成熟开出的5个实验的实验指导书。

本课程的参考学时数为 70~80学时,另外增加15学时的实验,打*的章节大专班可以不讲。

全部书稿由马桂祥教授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并征求了许多专家和教授的意见; 张杰、靳秀国等同志提供了实验素材,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谢。

编者

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