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随着我国对市场化的推进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定额计价向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变革,将把企业竞争及造价管理推进到一个更为科学、公平的层面上。在新的背景下,原有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必须进行适当调整。编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工作,编写了本书,旨在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课程内容新颖实用

  本书的编写以国家和行业最新制定并颁布的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体现了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最新精神,反映了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2. 知识体系博采众长

  作者广泛参考和吸取国内外相关教材的优点,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

3. 教学案例典型丰富

  工程造价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够用,重在技能的人才培养原则,书中附有大量典型实用的案例,特别是将大规模的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用实例进行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

4. 教材内容广泛全面

  由于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是由原来单一的定额计价模式转向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存的两种计价模式,所以本书在知识体系上既兼顾目前仍沿用的定额计价原理,更注重国家最新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应用和操作,体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由“定额计价”向“清单计价”的过渡。同时结合实例详细讲解了工程造价控制实务,介绍了工程造价信息技术应用。内容紧跟当前工程生产实际,紧扣当前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就业市场。

5. 课程知识结构合理

  在知识结构上本书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为主线,介绍了工程造价全方位、全过程、全寿命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做到主线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

6. 教材框架便于教学

  本书在体系架构方面,每章开头均介绍了本章知识框架和学习目的、任务、要求,章后设置案例分析和习题,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有助于学生尽快学习和领悟书中的知识结构系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书由马楠、韩景玮任主编,范秀兰、吴怀俊任副主编。具体分工为:马楠编写第1章、第8章;韩景玮编写第2章;范秀兰编写第3章、第6章;吴怀俊编写第7章;尉胜伟编写第5章;王粉鸽编写第4章;朱桂荣、柳锋编写第9章;卫赵斌、刘宏伟编写第10章。全书由马楠负责统稿。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吴怀俊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特在此对本书出版给予支持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目前适逢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变革时期,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行,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正陆续出台,其中有许多问题在我国仍属于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因此,本书尚不能完全与新制度、新思路保持同步,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难免还会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真诚希望得到广大专家和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

  

  ??

  

  ??

  

  ??

  

II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III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