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有历史以来,就有管理的实践,从部落的管理,到国家的管理、军队的管理、学校的管理,以至企业的管理。自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管理理论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人类丰富的管理实践基础上凝聚的管理智慧的结晶——管理理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管理学》这门课程就是将其中的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工具。
作者自1987年第一次讲授《管理学》课程,已经积累了20年的教学经验,这本《现代管理学》是作者20年管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总结。
本书的写作特点是“新、准、实”,“新”即内容包含了国内外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新颖的理论、新颖的理念和新颖的方法;“准”即内容科学、结构严谨、概念准确;“实”即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的应用价值,重视对实际管理经验的总结,重视案例讨论等实践环节。
本书写作遵循“顶天立地”的原则,这个“天”即管理学的前沿,这个“地”即中国的管理实践。
本书除了讲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外,还收入了作者2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世界各国学者的新颖观点,诸如计划方面的平衡计分卡,控制方面的六西格玛管理、标杆管理、价值链控制和文化控制,组织方面的学习型组织、网络组织,领导方面的交易型、魅力型和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等理论,组织文化方面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崭新的一章——和谐管理,这些将开阔读者的管理眼界,激活读者的管理思维。
本书立足于中国的管理实践,专门设立了重要的一章——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在本书的叙述中结合了中国的管理实践,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每章后选编的案例也以中国案例为主,着重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的管理问题,总结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探索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奇迹背后的管理学动因,这不仅是读者学以致用的关键一环,也是形成“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对管理的贡献,是制造业中手工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21世纪对管理最重要的贡献,同样将是提高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文化管理、和谐管理的内容是作者的思考结果,对回答这一新世纪的管理课题也许有些启迪。
本书共13章,第一、第二章由曲庆讲师(博士)执笔,第十二章由张力军讲师执笔,其余10章均由张德教授负责编写,王玉芹博士、马月婷博士也参加写作,全书构思和审定由张德教授全面负责。
本书是MBA精品教材,但其读者群远不止MBA学生,也包括管理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学生,还包括广大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医院管理、学校管理、军队管理、社团管理、社区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管理学的一切研究者、爱好者。
管理学是一门范围极广的学科,由于作者才疏学浅,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张德
2007年4月16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