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套《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的姊妹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出版以来,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项。我们经常收到一些师生热情洋溢的来信,强烈感受到他们对新的知识与教育模式的渴求,同时也感受到广大师生对清华大学计算学科教学工作的关注和信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院校对于计算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体现在:理论课时的压缩、实践能力的要求提高,以及学科教育与行业需求的不断结合。根据这些发展趋势,清华大学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总结了他们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有针对性地编写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体现在:
1. 课程内容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时的修订更新,并且明确了教学基本要求,区分应该熟练掌握和只需一般了解的内容。
2. 强调加强基础理论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为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既提供了基础知识,又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另外,本套丛书同时出版了相关辅导用书,并为教师免费提供电子课件,便于师生的教学使用。
清华大学计算学科坚持推行具有启发性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中就可以体会到这些艰辛的探索历程,希望作为姊妹篇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也能得到师生的认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前言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是近几年来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技术的一次革命。作为这种新技术的典型代表,C++语言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高可复用性得到广泛的认可、推崇和应用。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专门编写的教材。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多次使用的讲义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的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大纲的要求,经过整理和完善而成的。在内容的取舍上,本书在力求系统全面的同时,根据课时要求,突出和强调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尽快地对C++程序设计形成整体的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围绕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覆盖基本概念和方法(第1章至第6章)、基本数据结构(第7章至第8章)和面向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第9章至第14章)。针对教学的特点,书中包含大量例题和课后思考题,并提供了答案,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学时安排等做适当取舍和编排。
与其他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根据学生在接受、领会C++语言过程中的特点,注重通过大量生动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和分析复杂的概念,力图使读者通过实际动手,领会和掌握C++的精髓,并能在实践中学以致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初稿由王萍和冯建华编著完成,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邓俊辉初审,并整理、最终完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不少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资料。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新成果难以全面论及;限于作者的学识水平,书中尚有很多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惠予批评、指正。
作者2005年10月5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