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3

一、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 3

二、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

第二节  统计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5

一、统计学的含义 5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7

第三节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9

一、实验设计法 9

二、大量观察法 10

三、统计描述法 10

四、统计推断法 11

第四节  管理统计学 11

一、管理统计学的概念及其内容 11

二、管理统计学的起源与发展 12

三、管理统计学的应用 14

第五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6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6

二、统计标志 17

三、统计指标 18

四、统计指标体系 20

五、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21

第六节  统计的职能 21

一、信息职能 21

二、咨询职能 21

三、监督职能 22

复习思考题 22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整理 24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调查 25

一、统计数据的含义及分类 25

二、统计调查的含义、要求及种类 28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30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33

五、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36

六、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 38

第二节  统计数据整理 42

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42

二、统计分组 43

三、频数分布数列 46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 49

一、统计表 49

二、统计图 50

第四节  变量分布特征描述 52

一、集中趋势的描述 53

二、离散趋势的描述 65

三、分布形状的描述 71

复习思考题 74

第三章  统计推断的基础 78

第一节  抽样方法 79

一、概率抽样的分类 79

二、概率抽样的性质和特点 87

三、非概率抽样的分类 87

四、非概率抽样的性质和特点 88

第二节  概率分布 88

一、随机变量及其概括性度量 88

二、离散型随机分布 90

三、连续型概率分布 93

复习思考题 100

第四章  抽样分布 103

第一节  统计量及抽样分布 104

一、统计量 104

二、抽样调查 107

三、抽样分布 109

第二节  抽样分布的基本问题 110

一、总体分布及其特征 110

二、样本分布及其特征 111

三、抽样分布及其特征 112

第三节  常用的抽样分布定理 115

一、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

限定理 115

二、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定理 121

三、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定理 122

四、两个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 122

第四节  抽样误差 125

一、抽样中的误差构成 125

二、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 126

复习思考题 128

第五章  参数估计 130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31

一、点估计 131

二、区间估计 132

三、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133

第二节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34

一、点估计量的求法 134

二、区间估计的计算 137

第三节  样本量的确定 147

一、单个总体样本量的确定 147

二、两个总体样本量的确定 149

复习思考题 150

第六章  假设检验 152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 153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153

二、假设检验的步骤 155

第二节  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56

一、正态总体参数假设检验的

步骤 156

二、P值的应用 159

第三节  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160

一、单个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160

二、两个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161

第四节  第二类错误概率 162

第五节  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

样本容量的确定 163

第六节  非参数的假设检验 164

一、两个总体分布差异的检验 164

二、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 166

复习思考题 170

第七章  方差分析 172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原理 173

一、方差分析的思想 173

二、方差分析的统计思想 174

三、方差分析的常用术语 175

第二节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176

一、数学模型和数据结构 176

二、参数点估计 178

三、分解定理与自由度 179

四、显著性试验 180

五、多重比较与区间估计 182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 184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 184

二、数据结构 184

三、离差平方和的分解 185

四、构造统计量并判定 185

五、应用实例 186

第四节  正交试验设计 187

一、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188

二、正交表与直观分析法 189

三、方差分析法 192

复习思考题 194

第八章  一元线性回归 197

第一节  相关分析 198

一、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 198

二、样本相关系数 198

三、样本确定系数 199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00

一、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

关系 200

二、统计关系的两个特征 200

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假设 200

四、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01

五、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01

六、最小二乘估计、的特性 202

七、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 203

第三节  总平方和分解 203

一、总平方和分解的概念 203

二、自由度的分解 204

三、回归均方与误差均方 205

第四节  一元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 205

一、的抽样分布 205

二、F检验 206

三、t检验 206

四、利用样本相关系数进行统计

检验 207

第五节  模型适合性分析 207

一、误差项的异方差性检验 207

二、误差项的自相关性检验 208

第六节  E(Y?)的区间估计 208

第七节  因变量Y的预测 209

复习思考题 209

第九章  多元线性回归 211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1

第二节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212

第三节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13

一、总离差平方和分解 213

二、样本决定系数对回归方程

“拟合优度”的检验 213

三、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13

四、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214

复习思考题 214

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 216

第一节  时间序列概述 218

一、时间序列的含义及作用 218

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218

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220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220

一、发展水平 221

二、平均发展水平 221

三、增长水平 224

四、平均增长水平 224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224

一、发展速度 225

二、增长速度 225

三、平均发展速度 226

四、平均增长速度 227

五、速度分析与水平分析的结合

运用 227

第四节 长期趋势分析 228

一、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与分析

模型 228

二、长期趋势变动分析 229

第五节  季节变动分析 234

一、同期平均法 235

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236

复习思考题 237

第十一章  统计指数 240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241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241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242

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和计算 244

一、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 244

二、数量综合指数的编制和计算

方法 245

三、质量综合指数的编制和计算

方法 246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的

因素分析 248

一、平均数指数 248

二、平均指标指数及其因素分析 250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253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253

二、两个因素分析 253

三、总指数多因素分析 254

四、总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相结合的

因素分析 257

第五节  统计指数的应用 259

一、零售物价指数 259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62

三、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的应用 263

四、股票价格指数 265

复习思考题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