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一期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成文法系中的判例和成文法的关系1

“同案不同判”在实际司法中尤为突出,建立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或可修正这一缺陷,实现“同案同判”的司法正义是今天沙龙追求的目标。

沙龙主人: 黄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第一单元中国判例制度(如何由个案裁判发展成判例)3

判例在中国的作用朱芒3

关于个案裁判如何生成判例的法律分析——以公众人物名誉权案

为例黄卉7

法律文书的结构傅郁林15

第二单元外国判例制度21

关于德国的判例制度刘飞21

日本的判例制度解亘24

关于意大利的判例制度薛军27

美国法院如何遵从先例?林彦30

自由讨论33

第二期行政权的结构与边界43

直面中国裁判事例,分析和发现判例的存在空间和在法律适用方面的实际作用,分析个案判决射程距离或规范性涵盖范围,这是具体推进判例分析方法和呈现判例研究意义的重要一步。

沙龙主人: 朱芒(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第一单元行政法的角度44

试论判决要旨的提取——以上海市二中院行政庭若干土地登记判决

为例黄卉44

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朱芒49

判例在厘定德国公权力结构中的作用分析刘飞54

裁量基准与个别情况考虑义务王天华58

行政许可的认定林彦62

讨论点评章剑生67

第二单元民商法的角度70

行政法与侵权法的交错——法院的立场及其评析解亘70

大陆法系判例:  制度·方法——判例研读沙龙Ⅰ目录债权让与中的优先原则——“佛山市顺德地区太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

广东中鼎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让与合同纠纷案”判决的评释其木提75

留用地开发分成协议的效力判定——“浙江省乐清市乐城镇石马村村民

委员会与浙江顺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

案”评析周江洪78

讨论点评顾祝轩83

自由讨论87

讨论点评叶必丰103

第三期司法裁判中的权利形成107

判决书事实、媒体事实与民事司法折射的转型期社会、经营者公平竞争利益的保护、民事裁判案例的研究方法以及当场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这四个问题是这场沙龙的重点。

沙龙主人: 解亘(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第一单元民事诉讼法判例研读109

判决书事实、媒体事实与民事司法折射的转型期社会王亚新109

评议与自由讨论114

第二单元经济法判例研读118

司法裁判视野中的经济法权利李友根119

评议与自由讨论121

第三单元民法判例研读 126

民事裁判案例的研究方法——以司法裁判中权利的形成为线索顾祝轩126

评议与自由讨论129

第四单元行政法判例研读132

“廖宗荣诉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二支队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

决定案”评析宋华琳132

评议与自由讨论133

第五单元判例沙龙今后研读方式的讨论135

自由讨论135

第六单元总结金叶强139

第四期指导性案例的约束力142

构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目的,显然是要实现指导案例的“指导”作用,即对法院的约束力。发展现有的法律理论,就要消除指导性案例无约束力的法律障碍。

沙龙主人: 周伟(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公法暨人权法律研究中心)第一单元中外裁判要旨的约束力144

典型案例的功能章剑生147

评议与自由讨论148

第二单元中国法院判例约束力的实践150

指导性案例为何没有约束力——以高淳流浪汉案为研究对象李有根150

四川各地法院审判中案例约束力的实践杨丽151

评议与自由讨论153

第三单元指导性案例约束力的理论依据155

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范围及二审判决拘束力的体现凌维慈155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农业信用合作社案及法理评析齐晓琨157

评议与自由讨论160

第四单元指导性案例约束力的制度瓶颈162

判例解释与法律的统一适用董皞162

宪法案例的约束力——从最高人民法院废止齐玉苓案件批复

谈起王锴165

公报案例约束力的实证表现——以网络侵权为例周伟166

评议与自由讨论168

第五期“同案同判”的技术及其适用177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功能在于“统一法律适用”。“同案同判”的适用技术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手段或原则。 (1)吸收判例法制度中的“区别技术”; (2)为使裁判的可控性而强化法官的说理义务; (3)规范裁判要旨的提炼方法。这三点可为案例指导制度发展的基本方向。

沙龙主人: 章剑生(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第一单元比较法视野中的“同案同判”179

德国“同案同判”制度黄卉179

台湾地区的判例制度孙铭宗181

评议与自由讨论182

第二单元案件类型化与“同案同判”185

司法实践中的公平责任: 类型总结与评析孙维飞185

论裁判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李友根187

评议与自由讨论188

第三单元个案中的“同案同判”191

公报案例对下级法院同类判决的客观影响——以规划行政许可侵犯相邻

权争议案件为例陈越峰191

财产权与征税权的博弈——以某能源公司与农税局纳税争议

为例肖泽晟194

评议与自由讨论197

第四单元群案中的“同案同判”200

生育利益在民法上的诸问题——一份基于司法实务案例的研究

朱晓喆200

“同案同判”的技术及我国的适用金承东201

评议与自由讨论202

第五单元“同案同判”: 中外比较204

民营化后公用事业的公私属性之争——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骆梅英204

对江苏省高院的一个案例评析徐浩206

评议与自由讨论211

跋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