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艾滋病毒的名称与发现经过1
1.1艾滋病的名称1
1.2艾滋病的发现2
1.3艾滋病毒的发现3
1.4一场国际科技界罕见的官司5
1.5艾滋病毒是从哪里来的6
1.6为什么艾滋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8
1.7艾滋病毒是如何在全球传播的12
2艾滋病的流行趋势15
2.1全球艾滋病的流行情况15
2.2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19
3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27
3.1性交传播27
3.2血液传播33
3.3母婴传播38
3.4医源性传播39
3.5不同途径传播艾滋病毒的几率42
3.6不会传播艾滋病毒的途径43
4什么是艾滋病毒44
4.1病毒分类、基因结构和形态44
4.2病毒的蛋白及其功能46
4.3病毒的复制48
4.4病毒遗传和变异50
4.5病毒亚型50
4.6病毒的细胞嗜性51
4.7融合(SI)和非融合病毒(NSI)52
4.8宿主范围52
4.9病毒的理化性质53
5艾滋病的病程发展54
5.1人体免疫系统54
5.2血浆中艾滋病毒量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
临床意义56
5.3人体内有多少CD4细胞和艾滋病毒57
5.4艾滋病的发展过程57
5.5可能影响疾病发展的因素59
6遗传因素与艾滋病的关系60
7艾滋病的临床期63
7.1急性感染期63
7.2无症状感染期65
7.3艾滋病前期66
7.4艾滋病期66
7.5肿瘤69
7.6小儿艾滋病70
8艾滋病的诊断71
9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家庭及
个人的影响75
9.1艾滋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损失75
9.2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灾难76
9.3艾滋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耗资巨大77
10艾滋病的预防78
10.1艾滋病全球性预防的目标、原则、主题
和标志78
10.2国际上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82
10.3国际上的宣传教育促进行为改变的
成功经验85
10.4中国政府重视预防艾滋病89
10.5中国预防艾滋病的最新进展91
10.6中国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93
10.7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96
10.8加强国家级的政治承诺,鼓励全社会
伸出援助之手97
10.9坚决反对歧视和排斥99
10.10中国开展的艾滋病治疗、关怀
和救助行动103
11艾滋病的特异性预防——疫苗105
11.1为什么艾滋病疫苗研制难于成功106
11.2是否有可能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107
11.3理想的艾滋病疫苗109
11.4艾滋病疫苗研制的进展110
11.5艾滋病疫苗种类112
11.6艾滋病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112
12艾滋病的治疗115
12.1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116
12.2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适应证120
12.3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评价121
12.4在什么情况下需换药123
12.5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治疗药物123
12.6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125
13性病与艾滋病126
13.1性病126
13.2性病的流行情况128
13.3性病的危害性129
13.4性病加速艾滋病的传播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