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我国物权立法与物权行为理论

第一节从解释论看我国现行法与物权行为

第二节从立法论看我国物权立法与物权行为

第二章物权客体的特定性及其反思

第一节物权客体与特定性

第二节各类物权与客体的规格

第三节概括物权客体属性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我国物权法应当选取的物权变动模式

第一节物权变动模式选择的问题类型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物权变动模式的比较考察

第三节中国内地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在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

第四节中国内地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在物权形式主义与债权形式主义之间

第四章典权制度应予承继

第一节典权的概念分析

第二节新中国法律对于典权的态度

第三节典权的存废之争

第四节典权的效力

第五节典权的取得、期限和消灭

第六节典权与他国相似制度的比较

第五章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的重构

第一节权利的称谓

第二节权利的目标模式

第三节关于创设区分地上权

第四节关于法定地上权

第五节地上权的取得

目录第六节放宽对地上权的流转限制

第七节地上权的撤销与终止

第六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概念分析

第二节农用权的成立要件

第三节流转条件的修正

第四节规范转让、转包、互换等用语

第五节农用权的撤销、调整与终止

第七章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第一节立法空间: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比较

第二节立法价值:地役权制度的独特功能

第三节立法设计:名称与体例的考量

第八章居住权制度及其创设

第一节居住权的发展历史与继受现状

第二节居住权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居住权制度的构建

第九章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思考

第一节优先权的立法趋势:优先权是一项已经衰微了的法律制度吗

第二节优先权的立法价值:优先权非其他担保物权所能替代吗

第三节优先权的性质:究为物权还是债权,抑或一项“四不像”的权利

第四节优先权种类的立法选择

第五节优先权的效力

第六节优先权的顺位

第七节设立优先权制度的理论难点及其解决

第十章让与担保及其区别对待

第一节德、日让与担保制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让与担保的社会机能

第三节我国物权立法应否规定让与担保

第四节让与担保中的法律关系

第五节让与担保的公示

第六节结语

第十一章所有权保留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第一节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历史与比较

第二节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所有权保留的种类

第四节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范围

第十二章我国物权立法与准物权

第一节准物权概述

第二节从学术性的角度看准物权与物权立法

第三节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准物权与物权立法

第十三章不动产登记与我国物权立法

第一节我国不动产登记立法和运作的现状

第二节我国不动产登记法的定位

第三节我国不动产登记机关的设计

第四节我国不动产登记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我国不动产登记类型的设计

第六节我国不动产登记程序的设计

第七节我国不动产登记簿的设置和登记的顺位

第八节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

第九节登记费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