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良镛(1922-):江苏南京人,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至今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曾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和国际建筑教育奖。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硕士。

他数十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他在担任建筑系行政职务副主任期间,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开始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经数年努力,清华大学建筑系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1996年被国际建协授予国际建筑教育奖。

他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南通博物苑、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等,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布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其中北京市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并与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南通博物苑一起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建国60周年300个建筑创作大奖获奖项目。由他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2010年吴良镛先生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及其实践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11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