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77055
出版日期:2024.12.01
印刷日期:2025.01.08
图书责编:吴雷
图书分类:零售
"新文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教育学问题,需要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在使用教育学理论、尊重教育学规律的前提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一线教师参与新文科建设的两个落脚点是科研和教学,本书详细拆解了新文科对于一线教师科研的要求和评价指标,对教学的要求和改革思路,为一线教师建设新文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本书是一本系统地从教育学理论出发,揭示一线教师参与新文科建设的底层原理,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撰写而成,对一线教师科学而规范地从事新文科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田洪鋆,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学会专家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函评专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手册》《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100天写出一篇论文——论文写作的本质及过程控制》《你写的论文,为什么老师总看不上》《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等图书;主持国家、省级项目10余项。运营写作与学术指导类公众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 序: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本书的写作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关于新文科建设这个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一直不能准确地落在教育学的范畴,缺乏操作性,致使一些政策不能落地。其二,我们很难见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新文科建设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大多是各层级的领导对政策的解读,视角偏宏观。不可否认的是,一线教师是新文科建设的主体,不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对新文科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新文科建设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先看第一个问题——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研究不能准确地落在教育学的范畴,缺乏操作性,政策无法落地。提起新文科,你会想到什么?一些关键词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如中华文化、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信息时代、产业革命、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学科交叉……这些都是教育部相关文件中经常出现的词。相应地,学界对新文科的解读也没有脱离这些措辞。比如,一些学者认为,新文科之“新”在于背景新,因为新文科建设所处的背景从国际层面来看,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发生剧烈变化;从中国角度来看,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从时代角度来看,是信息革命、产业变革……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新文科之“新”在于方法新,因为新文科的关键词主要有交叉融合、守正创新、继承与发展、融会贯通、协同共享…… 我们必须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教育部提出了一项建设内容(如新文科),从国家层面来看,是提出了设想和要求,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希望高等教育界给出解决方案。教育部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偏政策性,这是国家视角(也是提出问题方的视角),无可厚非。接到这项建设任务后,高等教育界需要将这项用政策性语言表述的任务或者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