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13465
出版日期:2013.05.01
印刷日期:2013.05.07
图书责编:陈朝晖
图书分类:零售
普朗特教授是德国著名力学家、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哥廷根学派杰出代表。为纪念他的巨大贡献,1957年起,德国宇航学会和应用数学力学学会在每年应用力学和数学年会上,邀请一位国际著名力学家作纪念普朗特的报告。这些报告内容广泛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普朗特的治学理念、学术成就、研究方法和人格魅力,涉及当时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因而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代表性的现代哥廷根学派的力学发展史,是航天航空研发人员、力学研究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宝库。
庄逢甘院士序 在力学的发展史中,哥廷根学派有着特殊的地位,对流体力学尤其如此。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为工程实践服务;其代表人物是F.Klein和L.Prandtl等。德国宇航学会和应用数学力学学会为纪念普朗特的重要学术贡献,每年在学会的年会上举办一些普朗特纪念报告,这些报告既代表了当时力学界最有影响的一些学术成果,也是对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上的弘扬。清华大学的几位老师在张维先生别具慧眼的倡导下,将普朗特纪念报告收集整理,介绍给中国力学界,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哥廷根学派学术思想经冯?卡门传至美国,经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和陆士嘉等传入中国,钱学森更创造性地提出力学是“技术科学”(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发展了哥廷学派的思想。我们清华大学的几位同志,在收集整理和翻译这些纪念报告中,深感哥廷根学派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体会到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应该弘扬和推动这一学术思想并在中国力学界发扬光大。中国的青年学者,应当走哥廷根学派的道路,走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科学”道路,切忌空谈。从工程实际出发,观察分析,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然后再用在工程上,经过工程的检验。“理论不和实际符合,这样的理论不能叫作理论”。我们认为,当前力学的发展,尤其应该强调这一思想。 这本文集的出版可喜可贺。据了解,文集编者中的章光华和任文敏二位教授均已退休,但面对水平不一的众多样稿一丝不苟,展现了高尚的职业精神。我们希望,若干年后,普朗特纪念文集还能继续出版,使...
庄逢甘院士序 Ⅰ
编者序 Ⅲ
第一部分 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
第1届(1957) 50年流动研究之教训,Albert Betz 3
第2届(1958) 航空研究之当代问题,Hugh. L. Dryden 15
第3届(1959) 关于低粘性流动中旋涡区的形成,Maurice Roy 43
第4届(1960) 热浮力流和传热,Ernst Schmidt 58
第5届(1961) 获得物理问题一致有效近似解的方法,M. J. Lighthill 74
第6届(1962) 1962年流体物理的几个方面,Walter Tollmien 90
第7届(1963) 数学家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任务,Robert Sauer 107
第8届(1964) 空气动力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akob Ackeret 120
第9届(1965)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最小值问题,Adolf Busemann 141
第10届(1966)机翼空气动力学的一些新成果,Hermann Schlichting 154
第11届(1967)机翼理论的一些发展,Dietrich Küchemann 190
第12届(1968)SAAB 37“VIGGEN”飞机的气动弹性研究,Helmut Wittmeyer 209
第13届(1969)流体力学中线性化的可能性与界限,Klaus Oswatitsch 229
第14届(1971)行进波,Paul Germain 238
第15届(1972)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进展,K. Magnus 257
第16届(1973)激波,E. ...